林塘幽复僻,俗士可曾游。
景物因人胜,茶瓜为客留。
纳凉寻密竹,凝眺倚层楼。
浮世荣枯事,从今莫问休。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再用韵十首》是宋代诗人杨公远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林塘的幽静和僻静之处,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远离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林塘幽复僻,
在偏僻的林塘中,
俗士可曾游。
世俗的人们是否曾经到过这里。
景物因人胜,
因为这里有了人的存在,景物变得更加美丽。
茶瓜为客留。
茶水和瓜果供应给远道而来的客人。
纳凉寻密竹,
寻找茂密的竹子来遮荫纳凉。
凝眺倚层楼。
静静地凝视,倚靠在楼层上。
浮世荣枯事,
尘世间的荣华富贵和衰亡变化,
从今莫问休。
从此以后,不再问及这浮世的兴衰荣辱。
这首诗以林塘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远离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幽静的林塘和茂密的竹林,传达出一种返璞归真、追求宁静的心境。诗中的茶瓜象征着待客之道和对人情的款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情和交往的看重。
诗人通过"纳凉寻密竹"和"凝眺倚层楼"的描写,表现了他在这个僻静的地方,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的美景和静谧的时光。最后两句"浮世荣枯事,从今莫问休"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冷漠态度,他选择远离纷扰,不再关注世俗的荣辱得失。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自然的意象和淡泊的情感,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内心的追求与自然的美景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宁静恬淡、超脱尘世的意境。
忽复机锋对,真堪底里倾。果能成伏老,时许唤殷兄。可惜兹逢晚,相期不计程。受恩凡两世,焉敢恝无情。
苦无多路旅程宽,正是江南绿打团。欲湿征衫梅雨细,不成客梦麦秋寒。官闲诗可频搜句,亲近书宜月问安。自笑无才愧之子,明时君禄讵能干。
少年意气慕横行,不觉蹉跎过一生。便脱深衣笼窄袖,去参留守看东京。
平川汹汹经南国,匹练横托半天碧。洪澜巨浪之中央,忽见颓嵬太古石。此石由来几许时,混元一气初开辟。神功割破混沌胎,划落半空随霹雳。非鼋非鳌不可辩,有若神龟见踪迹。精刚不待娲皇练,浑朴宁从巨灵擘。我知神物本天性,推移运转非人力。当时大禹走天下,驱至九江为纳锡。
春去几时还。问桃李无言。燕子归栖风紧,梨雪乱西园。犹有月婵娟。似人人、难近如天。愿教清影长相见,更乞取长圆。
孰见西明画锦妆。景非常。烟波柳岸映斜阳。水云乡。咫尺家山人不到,好风光。步虚升入碧云房。洞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