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郎客京华,好事有左顾。
儒林丈人行,乃得曳裾处。
亦知短褐底,蕴抱美无度。
继今数公间,可但传新句。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再用前韵赠高缙之三首》是宋代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高郎作客京华,
善事务须左顾。
他行为儒林丈人,
方才得以显露身份。
他也知道自己身穿简朴,
内心却蕴藏了无限美妙。
如今继承前辈的文风,
愿能传扬新的诗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高缙为对象,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祝愿。高缙是一个在京都从事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人物,他注重行事的方方面面,注重礼仪和人际关系。诗人陈造通过描述高缙的为人处世和学问修养,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
首先,诗人称赞高缙在京都的行事风格,他能够左顾右盼,善于处理各种事务。这表明高缙具有广泛的眼界和观察力,能够应对复杂的社交场合和政治环境。这种能力使他在京都的生活变得更加成功和有意义。
接着,诗人将高缙比作一个儒林丈人,意味着他在文化和学问方面具有卓越的造诣。儒林丈人是指在儒家学派中有很高地位和影响力的人物,他们以德行和学问为重,对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这样的比喻表明高缙在学问修养上有着突出的成就,他的行为得以凸显其学识和品德。
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高缙虽然身穿简朴的衣袍(短褐底),却内心蕴藏着丰富的美妙情感。这可能暗指高缙的内心世界与外表不符,他具有深沉的思想和感情,这使得他的人格更加魅力十足。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希望能够继承前辈们的文风,传扬新的诗句。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文学创新的追求。他希望能够在高缙的启发下,以自己的方式创作出新颖、有影响力的诗句。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赞美高缙的为人和学问修养,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祝愿。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希望能够在前辈的基础上传承发展,创作出新的佳作。这首诗词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崇尚礼仪和学问的态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风貌。
寻致争不致争,既言定先言定。论至诚俺至诚,你薄幸谁薄幸?岂不闻举头三尺有神明,忘义多应当罪名!海神庙见有他为证,似王魁负桂英,碜可可海誓山盟。绣带里难逃命,裙刀上更自刑,活取了个年少书生。
芝兰桃李环围著。拥和气、浮帘幕。寿斝交飞争满酌。一声珠B728,数敲牙板,应有梁尘落。腰金虽重何曾觉。更看悬鱼上麟阁。不用祖洲寻灵药。平时阴德,几人今日,额手称安乐。
大渡河边蛮亦愁,汉人将渡尽回头。此中剩寄思乡泪,南去应无水北流。
灯火烘春,楼台浸月,良宵一刻千金。锦步承莲,彩云簇仗难寻,蓬壶影动星球转,映两行、宝珥瑶簪。恣嬉游,玉漏声催,未歇芳心。笙歌十里夸张地,记年时行乐,憔悴而今。客里情怀,伴人闲笑闲吟。小桃未静刘郎老,把相思、细写瑶琴。怕归来,红紫欺风,三径成阴。
寒釭融白脂,冻焰结红豆。草有问字人,明朝能载酒。
邹田二忌不相能,买卜之言恶足明。利害伤真至于此,姓田人去恨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