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真仙中人,萧散自天姿。
放情烟波里,不肯污朝衣。
一苇载明月,寒光动碧漪。
何以羞晨餐,春江鳜鱼肥。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再和》
玄真仙中人,
萧散自天姿。
放情烟波里,
不肯污朝衣。
一苇载明月,
寒光动碧漪。
何以羞晨餐,
春江鳜鱼肥。
中文译文:
在玄真仙境中的人,
风华自然散发。
尽情放纵于烟波之中,
不愿玷污朝服。
一根芦苇托起明月,
寒光在碧波中闪动。
何需感到羞愧于早餐,
春江的鳜鱼肥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再和》是宋代诗人郭印创作的作品。诗人以玄真仙境中的自然人物形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自由的追求。
诗中的玄真仙中人被描绘为自然散发的风华之人,他在烟波之中放情自由,不愿沾染尘世的俗物,体现了对纯净和高尚的追求。
诗中的一根苇子托起明月,表现出苇子的纤细和温柔,与明月的清冷相得益彰。寒光在碧波中动荡,给人一种宁静而动人的感觉,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悟。
诗的最后两句描述了春江的鳜鱼肥美,映衬出诗中主人公不愿羞愧于早餐的态度,强调了他对物质享受的超然态度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个体形象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纯净、自由和高尚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欣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诗人展示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
万顷灵湫带碧烟,源泉混混自山前。四时每涨空中雨,一片常涵镜里天。星斗转时银汉近,芙蓉开处彩屏连。鱼龙久跃平深处,变化应知在异年。
过岭万馀里,旅游经此稀。相逢去家远,共说几时归。海上见花发,瘴中唯鸟飞。炎州望乡伴,自识北人衣。
白发凭鞍一老翁,出门漏鼓尚冬冬。凄凉旅思传呼里,零落新诗假寐中。正苦文移来陆续,何由笠钓入空蒙?浮生正自少如意,付与秋风吹断蓬。
凉风檐外入,皎月坐中流。白首无新句,青山非旧楼。一杯宁惜醉,万事入搔头。勿向栏干拍,恐惊江上鸥。
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白露洒叶珠离离,十月霜风吹不倒。萋萋不到王孙门,青青不盖谗佞坟。游根直下土百尺,枯荣暗抱忠臣魂。我问忠臣为何死?元是汉家不降士。白骨沉埋战血深,翠光潋滟腥风起。山南雨暗蝴蝶飞,山北雨冷麒麟悲。寸心摇摇为谁道?道傍可许愁人知。
谩阅人间五十年,年来道远思悠然。一心可使乾坤位,五性元钟父母全。为己工夫浑间断,满头岁月浪推迁。更无益友相扶植,平地羊肠仆白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