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味浇漓酒趣深,对花无客亦孤斟。
饥来肯羡乞墦食,贫杀不贪谀墓金。
耄齿未妨师抑戒,高谭何似守规箴。
吾今会得逍遥义,懒访曹溪同少林。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再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逍遥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世味浇漓酒趣深,
对花无客亦孤斟。
饥来肯羡乞墦食,
贫杀不贪谀墓金。
耄齿未妨师抑戒,
高谭何似守规箴。
吾今会得逍遥义,
懒访曹溪同少林。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逍遥的向往。作者感叹世俗的琐事和纷争使人心烦意乱,而自己却能独自品味花香,享受酒趣。作者宁愿在饥饿时也不愿意去追求富贵,不愿为了金钱而屈服于谄媚。即使年老体衰,也不会放弃对修行的坚持,而不像那些高谈阔论的人只是守着规矩和箴言。作者表示,他现在明白了逍遥自在的真义,不再追求名利,而是懒散地去寻找曹溪禅宗和少林武学的道义。
这首诗词通过对世俗和自由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内心自由和精神境界的渴望。它展现了作者对于物质财富和名利的淡漠态度,强调了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的重要性。同时,诗词中运用了对比和意象的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浮云暗不见青天。
结实收功鼎鼐调,不论江路与山椒。可怜杨柳空牵妩,飞尽狂绵只绿条。
滔滔江汉流,到海不复返。千里得所归,中复厌婉婉。在昔枉绥授,驾言不辞远。谁知三周御,却道羊肠坂。芬芳空自持,白日忽已晚。
榕声竹影一溪风,迁客曾来击短篷。我与竹君俱晚出,两榕犹及识涪翁。
晴霞艳艳覆檐牙,绛雪霏霏点砌沙。莫管身非香案吏,也移床对紫薇花。
萧萧华发映乌巾,五十年前故史臣。正使老来无老伴,未妨闲处作闲人。按行池水知增耗,点检庭花见故新。更有庵中策勋事,投床鼻息聒比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