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修筑废农时,欲以仁心翊化基。
野草从来丰可藉,量陂元自渺无湄。
登临有惬三檛鼓,衰病多惭一斗卮。
独喜高秋对黄菊,风吹乌帽看云移。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诗词:《再和前韵本欲创亭以获时而止》
朝代:宋代
作者:胡寅
诗意:
此诗表达了胡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他对修筑废农时的现象深感不满,希望通过仁心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他认为自然界的野草生长丰茂,可以借鉴其自然本性来发展社会。然而,他对自身的影响感到渺小,认为自己的努力只是微不足道的。尽管如此,他仍然在高秋时节对黄菊花感到欣喜,风吹动他的乌帽,让他观察云的变化,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修筑废农和自身影响的思考,展现了胡寅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性的思考。他以仁心来呼唤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表达了他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人类道德的关注。他用野草的丰盛来比喻社会的发展潜力,以自然界的力量来启示人们。然而,作者对自己的影响力的看法却非常谦逊,认为自己的努力微不足道。这种自省与谦逊的态度使诗词更具触动力,让人们对自身的影响和责任有所思考。
最后两句描写了作者对高秋时节的欢喜和对黄菊花的喜爱,展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风吹乌帽,观云移动,似乎在诗人的眼中,自然界的变化与生活息息相关,使他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美好。这种乐观的情感传递给读者,让人们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在表达社会关怀和个人情感的同时,通过自然界的比喻和描写,使诗词更具意境和艺术性。胡寅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思考。
临水桃花已乱飞,向人浑似诉离披。溟濛细雨春风暴,还是青林生叶时。
倚杖寒山暮,高杉韵细飔。归舟藏别蒲,落日映荒陂。碧涧流红叶,黄猿领白儿。石桥南畔路,岑渚复幽奇。
额黄肌粉斗新妆,春入园林度暗香。留滞江南归未得,一枝聊复沃愁肠。
飞轮击水日三千,咫尺长安在日边。试向茂陵高处望,未央前殿立铜仙。
摇落山城暮,行人返照边。乱蝉鸣古柳,独鹤下遥川。秋事无多日,寒花又一年。故应深夜雨,重忆对床眠。
早从孟母受诗书,晚见飞腾五丈夫。桂籍联名看衮衮,兰陔戏采极愉愉。已酬锺釜当年志,合入衣冠盛事图。教子荣亲谁不羡,堂成燕雀亦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