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者都星散,那知不是真。
忽然重举网,何许有逃鳞。
暗漉泥中玉,光跳日下银。
江湖无避处,而况野塘滨。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再观十里塘捕鱼有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渔民在十里塘捕鱼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渔民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渔者都星散,那知不是真。
忽然重举网,何许有逃鳞。
暗漉泥中玉,光跳日下银。
江湖无避处,而况野塘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渔民捕鱼为背景,通过描绘渔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诗中提到渔者都星散,意味着渔民们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这种分散也让人们难以了解他们真正的生活状态。作者通过这一描写,暗示了人们对渔民生活的误解和不了解。
接着,诗中描述了渔民突然举起渔网的情景,但却无法捕获到逃脱的鱼群。这一情节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努力追求某些东西,却常常无法如愿以偿的感受。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暗漉泥中的玉和光跳日下的银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渔民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赞美。这种美好与渔民生活的艰辛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其中的珍贵和可贵。
最后,诗中提到江湖无避处,而况野塘滨。这句话表达了渔民生活的无处可逃,无法回避的现实。这种无处可逃的境况,也让人们对渔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有了更深的体会。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渔民捕鱼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渔民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对渔民生活的描述和对生活中的困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渔民生活的赞美。
月冷吟蛩草,湖平宿鹭沙。客愁无锦字,乡信有灯花。踪迹随风叶,程途犯斗槎。君看枝上鹊,薄暮亦还家。
君不见向来吹律谈天衍,能令寒谷回春暖。君不见秪今桂山谢艮斋,能回燕谷为春台。谪仙耳孙有仙骨,家传謪仙好风月。斸开别墅一谷中,管领春光醉烟雪。艮斋作记印此山,山与主人千载传。谷中花柳莫放过,乞取风月三千篇。
万事模棱持两端,脂韦自饰巧求全。如何身处周唐际,党武翻成狥一偏。
伦德加文景,雄才自武宣。道终遗万乘,丧制尽三年。暂乞狂胡命,常持复汉权。全将一孝字,高谥百王前。
西云十日结重阴,葵箑桃笙自不禁。书帙有缘灯耿耿,酒杯无伴雨沉沉。君恩未报空怀禄,民瘼难医只愧心。为问野麋何处好,莺鸣雕槛隔长林。
颜冉商参甲,鸾凰密勿才。帘垂仙鸟下,吟次圣人来。宝辇千官捧,宫花九色开。何时重一见,为我话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