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国馈时堪出走,东山携处未生憎。
道人莫谓全无念,行乐须知此日曾。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再次前韵六首》是宋代诗人张嵲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对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所示:
《再次前韵六首》
斋国馈时堪出走,
东山携处未生憎。
道人莫谓全无念,
行乐须知此日曾。
诗意和赏析如下所述:
这组诗词以张嵲的典型风格,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场景,同时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快乐的寻求。
首先,诗中提到了"斋国馈时",这暗示了主人公正在接受客人的招待。"斋国"可以理解为斋戒之地或者清净的国度,而"馈时"则意味着宴请客人。由此可见,主人公身处一个宁静的地方,可以远离尘嚣和喧嚣,享受自然和人文的美好。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主人公与众人一起登上东山。"东山"象征着一种理想和追求,代表心灵的升华与修养。"携处未生憎"意味着主人公与他人和谐相处,没有引起任何嫌隙或怨恨。这里表达了张嵲对于和睦友善关系的向往,以及他对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视。
在第三、第四句中,张嵲提到了"道人",这是指修道者,可能是指自己。他告诫道人不要认为他已经没有任何牵挂或忧虑,因为即使是修行者,也不能完全超脱尘世的纷扰。这表明张嵲深知人心的烦恼和困扰,并且希望通过这组诗词传达出对内心的思考和追求的呼吁。
最后两句"行乐须知此日曾"表达了对于快乐与享受的重要性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在享受人生的乐趣时要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不要忘记过去的经历和感受。这也是对于人生的一种思考,提醒人们要懂得珍惜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总之,张嵲的《再次前韵六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表达了对和谐相处、内心思考和享受人生的向往。这组诗词通过抒发情感和思考人生的方式,使读者得以沉浸其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艳艳春墀发花朵,寂寂春寒试灯火。人日何人清夜沈,玉茗堂前风月可。向昔登高平远间,满目沧浪无土山。就中有人郑君美,学富文清幽意闲。信美闲游动千里,如花揽结金陵子。但闻春草为春生,几见情人为情死。采葛成衣秋奈何,看朱成碧春又过。冉香亭下神姑酒,忽忽江皋离恨多。
僧句多枯槁,舟公锦绣堆。如何涉吾地,咄咄逼人来。
因花不作等閒来,屐印苔纹酒便回。明日窗前追昨梦,似逢姑射不逢梅。
洛州有前贾后张,可敌京兆三王。
金微未壮长,火老尚余烬,可怜茅舍翁,瞑目困藉躏。萧萧得一雨,天气颇清润,岂惟爽襟灵,亦足祛疾疢。浮生日月驶,老死才一瞬。圣贤邈不嗣,利欲以身徇。孰能痛澡雪,此道庶少进。闭门君但学,妙理天岂吝。
宁饮三斗尘,无逢权怀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