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色琅玕立,花光锦绣舒。
物情奚得丧,人意妄分疏。
污净川同纳,媸妍鉴本虚。
和光聊复尔,看取未形初。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云溪杂咏》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郭印。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色琅玕立,
花光锦绣舒。
物情奚得丧,
人意妄分疏。
污净川同纳,
媸妍鉴本虚。
和光聊复尔,
看取未形初。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竹子和花朵,表达了作者对物象和人心的思考。诗中探讨了客观事物与主观意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和对人心的反思。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竹子和花朵的描绘作为起点,通过揭示物象和人心之间的关联,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竹子被描述为"竹色琅玕立",意味着竹子的色彩美和高耸挺拔的姿态。而花朵则被描绘为"花光锦绣舒",意味着花朵的光彩和绚丽。这两句描写展示了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观。
接着,诗中提出了一个问题:"物情奚得丧,人意妄分疏"。这句话意味着人们对于事物的感知和理解往往受到主观意识的干扰,导致对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认识不足。作者认为人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常常被自己的主观意识所局限,导致对物象的认知不全面。
接下来,诗中表达了一种对于事物本质的思考。作者通过污净川同纳,媸妍鉴本虚"的描述,暗示了对于美丑的评判应该超越表面的外在形象,而是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真实本质。这种思考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事物和人心。
最后两句"和光聊复尔,看取未形初",表达了一种对于和谐与平静的追求。作者认为只有在心灵和谐的状态下,才能够看到事物未被形态所束缚的本初面目。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竹子和花朵的描述,探讨了客观事物与主观意识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和对人心的反思,呼吁人们超越表象,追求和谐与平静的境界。
远及水中蟹,直以投葅醢。
桃叶渡头桃叶春,家家桃叶斗妆新。不知何处初来客,未省吴姬会笑人。
万国仰宗周,衣冠拜冕旒。玉乘迎大客,金节送诸侯。祖席倾三省,褰帷向九州。杨花飞上路,槐色荫通沟。来预钧天乐,归分汉主忧。宸章类河汉,垂象满中州。
眼远孤帆没,临流一怅然。分携惜此日,作恶验中年。惟有加餐祝,仍期得句传。相看俱四十,香火好因缘。
柱史静开筵,所思何地偏。故人为县吏,五老远峰前。宾榻寒侵树,公庭夜落泉。会当随假务,一就白云禅。
千年田,八百主。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君不见禾山解打鼓,又不见采菊东篱下,千山万山叠叠高门户。又不见光孝僧堂六七间,日日普请搬泥土。又不见临济主中宾宾中主,二三四七面相睹。报禅流莫莽卤闻,普请欢喜搀先去。去去实不去,途中好善为。来来实不来,路上莫亏危。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