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月初满,藓庭吟更幽。
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
旧国情何极,空江思欲流。
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月夜怀故人》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澈的夜晚,月亮刚刚圆满,
在青苔铺就的庭院中吟诵更加幽静。
梧桐树的稀疏树影已经老去,
蟋蟀们的声音在秋天里乱响。
旧时的国家情怀何等深远,
空荡荡的江面使我思绪涌动。
故人如今在何处,
我孤独地坐着凝思忧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寇准在月夜思念故人的心情。夜晚的清澈与月亮的圆满营造出安静而幽静的氛围,使他更加沉浸在怀念之情中。他观察到梧桐树的树影稀疏老去,蟋蟀在秋天中喧嚣不已,这些景象映射出时光流转和岁月的变迁。他对过去的国家和往事充满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而空荡荡的江面则引发了他对未来的思考和不安。
赏析:
寇准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自然元素,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诗词中的月亮、梧桐树和蟋蟀等形象,以及空江的意象,都与时光流转、生命的变迁和人事的离合有关。作者通过这些景象,唤起读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词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用字精准,意象鲜明。通过在夜晚中的思索和凝思,寇准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首诗词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时光之间的联系,引发读者对人生、时光和情感的思考。
谩着新亭俯碧漪,高低草树任差池。须知亭扁须时彦,不是谿斋不勇为。水静山深悉天趣,风光月霁足吾师。未妨赋诵铭颜乐,正学於戏无已时。
十年学剑勇成癖,腾身一上三千尺;术成欲试酒半酣,直蹑丹梯削青壁。青壁一削平无踪,浩歌却过连花峰;世人仰视那得测,但怪雪刃飞秋空。老胡畏诛奉约束,假息渔阳连上谷。愿闻下诏遣材官,耻作腐儒常碌碌。
凛凛清规百世师,功名仅见奉天时。忠谋任起奸谀忌,感涕宁无士卒思。落日桑榆存旧迹,西风芦苇护荒祠。忠南流落何遗恨,留得良方遗后医。
南望衡阳积瘴开,去年曾踏雪游回。谩为楚客蹉跎过,却是边鸿的当来。乳窦孤明含海日,石桥危滑长春苔。终寻十八高人去,共坐苍崖养圣胎。
此山岩谷不知重,赤眼浮图自一峰。芒蹻随僧践黄叶,晓光消雪堕长松。石泉试饮先师锡,午饭归寻下寺钟。胜处转多浑恐忘,出山惟见白云浓。
生握藩旌死象梨,泽民山下泽民溪。苍天九重开日月,赤地千里兴云霓。寐假商宗曾得说,爵高韩信屡封齐。英雄不入苍生眼,愿借高风吹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