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正午一声雁,山静如秋两袖风。
鹤与苍头齐睡着,无人知我此山中。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月下》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明如白昼的夜晚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明正午一声雁,
山静如秋两袖风。
鹤与苍头齐睡着,
无人知我此山中。
诗意:
这首诗以月光照耀下的夜晚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深山中静谧的感受。诗中的意象和场景充满了寂静和孤独的氛围,诗人似乎是唯一一个在这个山中的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寂寞。
赏析:
诗词开篇以月明正午形容月光的明亮,这是一种诗意的夸张手法,使读者感受到月亮的明亮如同白昼。接着,山静如秋,将月光下山中的宁静和秋天的凉爽画面相结合,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静谧。鹤与苍头齐睡着,描述了鹤和苍头(一种鸟类)也沉睡在这个山中,这种景象进一步增强了孤独的感觉,也暗示了大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一句“无人知我此山中”,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山中的独处和隐居,也强调了他的孤独感和超脱尘世的心境。
整首诗词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通过描绘月光明亮、山静如秋和鸟兽静谧的景象,以及诗人独处山中的境遇,传达了一种寂静、孤独和超然的情感。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诗人的内心体验,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思考,获得对人生、孤独和宁静的一些启示。
自余衔哀归,不与人事接。两至此饭僧,华宇何晔晔。大士邀我铭,吾学愧涉猎。强述殊不高,下笔曾未惬。岂意烦镌刊,有似虫镂叶。徒将珉石蠹,柱坏亦已辄。又不虞後人,讥诮喙嗫嗫。今我将还朝,方丈一登蹑。岭竹与岩花,所植皆妥帖。罗列森翠戈,次第笑朱颊。乃知化平等,此意
去时数点雨,归时数片雪。雨雪两不多,山路双清绝。
彩凤穿花啄石苔,玉窗琼户紫烟开。山人不说罗浮梦,却忆玄都观里来。
海棠阴下小徘徊,屐齿深深一径苔。忽听铜钲花外近,园丁说是主人来。
我闻方外士,见面照人明。笔幻岁寒友,琴弹太古声。侯门知遇重,真馆笑谈清。茗碗聊相对,清风两腋生。
通身是眼,不见自己。欲见自己,频掣驴耳。通身是手,不解著鞭。白牛懒惰,空打车辕。通身是佛,顶戴弥陀。头上安头,笑杀涪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