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渠新凿北林开,流水遥经画阁来。
洗耳厌闻夸势利,濯缨羞去傍尘埃。
不忧待月乾诗笔,已欲看华泛酒杯。
却忆虎溪桥上过,夜凉临砌尚徘徊。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阅武堂下新渠》是宋代文人曾巩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方渠新凿北林开,
流水遥经画阁来。
洗耳厌闻夸势利,
濯缨羞去傍尘埃。
不忧待月乾诗笔,
已欲看华泛酒杯。
却忆虎溪桥上过,
夜凉临砌尚徘徊。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阅武堂下的新水渠为背景,表达了作者曾巩对功利之风的厌倦和对清净宁静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虚浮的赞美和功利的傍徨的厌倦,希望能够洗净耳朵,远离这种浮华的风气。作者表示不再担忧时间的消逝,而是渴望欣赏华丽的酒杯。最后,作者回忆起自己曾经在虎溪桥上徘徊的夜晚,体验到的凉爽和宁静。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曾巩对于时代的感受和自己内心的追求。诗中的方渠新凿北林开,流水遥经画阁来,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新渠的景象,给读者带来了清新的感觉。作者通过"洗耳厌闻夸势利,濯缨羞去傍尘埃"表达了对虚华的厌弃之情,对功利的嫌弃,希望能够远离这样的环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洁净。"不忧待月乾诗笔,已欲看华泛酒杯"表明作者不再担忧时间的流逝,而是期待享受华丽的人生和美好的时刻。最后的回忆虎溪桥上的夜晚,夜凉临砌尚徘徊,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凉爽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于功利之风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对比和回忆,展现了作者对于清净、宁静的向往之情。这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传递了作者的感受和情感,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浮华与宁静的思考。
一食复何如,寻山无定居。相逢新夏满,不见半年馀。听话龙潭雪,休传鸟道书。别来还似旧,白发日高梳。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落日霞消一缕。素月棱棱微吐。何处夜归人,呕嗄几声柔橹。归去。归去。家在烟波深处。
一片南云,定知来做巫山雨。歌声才度。只向风中住。恼乱襄王,无限牵情处。长天暮。又还飞去。目断阳台路。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若得山颜住,芝zC手自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