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里春晚。
重门深院。
草绿阶前,暮天雁断。
楼上远信谁传。
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
难拚舍又是寒食也。
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
浸梨花。
李清照(一○八四—?),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格非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适当时爲太学生的赵明诚,时年十八,夫妻共事铅椠。崇宁元年(一一○二)父入党籍。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随夫宦居莱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明诚知江宁府,时金兵南侵,遂载书赴江宁。三年,明诚改知湖州,途中病卒,清照流寓浙东各地。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赴临安府,夏,再适张汝舟,未几即离异(《云麓漫抄》卷一四、《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五八)。四年,撰《金石录后序》(《容斋四笔》卷五)。晚年表上《金石录》于朝(《隶释》卷二六),卒年七十余(《渭南文集》卷三五《夫人孙氏墓志铭》)。清照工于诗文,尤以词擅名,爲宋代婉约派大家。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一作十二卷(《邵斋读书志》卷一九),又《易安词》六卷(《宋史·艺文志》),皆已散佚,仅有《打马图经》一卷传世。近人辑有《李清照集》、《漱玉集注》等。事见《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诗,据有关载籍所录,并参考一九七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编爲一卷。
《怨王孙(春暮)》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
草绿阶前,暮天雁断。
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
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
浸梨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傍晚的场景。在皇宫里,春天已经接近尾声,重门深闭,院子里长满了青翠的草。天色渐暮,飞往南方的雁群已经消失在天空中。在楼上,远方传来了一封信,使得诗人的思念之情更加深厚。她心中的痛苦和悲伤难以言表,只有多情的人才会深受其苦,放弃也是如同寒食一般的冷苦。在安静的巷陌上,秋千荡起,人们静静地赏月,皎洁的月光斜照下,弥漫着梨花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春天傍晚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和痛苦。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描绘,如草绿、暮天雁断、多情、寒食、皎月等,使诗词更具有画面感和情感表达力。诗人以巧妙的文字将她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展示了她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离别的痛苦。最后,诗人以秋千和皎月的描写,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景,与前面的痛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中离别痛苦的感受,同时又展示了她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宁静夜景的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素白见招真慷慨,苍黄欲赴又趦趄。命存一定百年见,事要十全千古无。
太中之后建隆前,鱼烂瓜分且百年。地辟天开崇帝学,河辉斗灿动星躔。千龄必反人弘道,一念潜通圣即天。叹息斯文今有幸,昭昭奎运岂徒然。
卷中未有好诗看,草满池塘梦已残。客又不来春又暮,一帘新雨杏花寒。
自古诗人高远处,看君涉步迈前峰。谩呼贾岛为同社,莫遣陶潜是别宗。
何代何人作此圩,石顽土腻铁难如。年年二月桃花水,如律流皈石臼湖。
翠竹丛深啼鹧鸪,鹧鸪声更胜提壶。江南江北常相逐,春后春前多自呼。迁客销魂惊梦寐,征人零泪湿衣裾。愁中间处肠先断,似此伤怀禁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