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元日感事》

羞将白发见青春,世事何关蚁虱臣。
去就时难千里梦,是非论定百年身。
偶然不死由天地,尚可无惭对鬼神。
敢问名垂汉唐史,萧曹房杜本何人。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元日感事》是宋代诗人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羞愧将自己的白发与青春相对照,世俗之事与蚁虱之辈有何关联。离去和归来皆艰难,千里之遥只是一场梦,是非之争无法界定人生百年。偶尔的不死是由于天地造化,仍然可以无愧地面对鬼神。敢问名垂于汉唐历史的人物,萧、曹、房、杜等名字背后隐藏着何等身世。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年老和人生百态的思考。作者以自己的白发对照青春,感到羞愧和不安。他认为世间的事务与微不足道的人无关,而且对于他来说,离去和归来都是困难的,犹如千里之遥只是一场梦境。他认为是非之辩无法界定人生的价值,而偶尔的不死可能是天地的安排。最后,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询问名垂于汉唐历史的伟人背后的真实身份。

赏析:
《元日感事》通过对自身年老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索。诗中使用了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作者内心的焦虑和困惑。作者通过将自己的白发与青春对照,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年华虚度的忧虑。他认为世事纷繁,与个人无关,将之比喻为蚁虱之辈,凸显了自己的自谦和无奈之情。作者在诗中探讨了生死和人生意义的问题,提出了对于是非和价值的质疑。最后,通过敢问名垂于汉唐史的伟人的身份,作者显露出对历史和名人的敬仰和追问。整首诗以简练而深沉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自身境遇和人生意义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郡斋水阁闲书·翡翠》

    见诸长喙须避,得少纤鳞便飞。为报休来近岸,有人爱汝毛衣。

  • 《和同年张季良少卿馈家酿韵三首》

    六十衰颓愧鬓蓬,黄花更负一年中。白衣谁荐红萸酒,吸尽残荷碧玉筒。

  • 《雨中卧病有感》

    病卧穷山白发新,不堪风雨过中春。歌呼空倚一尊酒,零落渐无吾辈人。千载诗书成长物,两京宫阙委胡尘。非熊老子不复见,谁吊遗魂清渭滨?

  • 《忆黄州梅花五绝》

    玉琢青枝蕊缀金,仙肌不怕苦寒侵。淮阳城里娟娟月,樊口江边耿耿参。

  • 《月岩》

    几年不作月岩游,万里重来已白头。云外连娟何所似?平羌江上半轮秋。

  • 《山中行》

    苒苒岩上云,潺潺涧中水。山鸟如唤人,喃喃深林里。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