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在乎手,万物在乎身。
绵绵而若存,用之岂有勤。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宇宙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宇宙在乎手,万物在乎身。
绵绵而若存,用之岂有勤。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宇宙与人的关系。诗中表达了一个思想,即宇宙是由人的手创造的,而万物则由人的身体来运行。宇宙的存在和运转似乎是如此轻盈而自然,使用宇宙的力量似乎并不需要努力。
赏析:
这首诗词简洁而富有哲理。邵雍通过简短的词句表达了他对宇宙和人的思考。诗中的"宇宙在乎手"意味着人类能够通过智慧和创造力来塑造宇宙。"万物在乎身"表明万物的运行依赖于人的身体和行动。
诗中的"绵绵而若存"描绘了宇宙的持续存在,这种存在似乎是不费力的,随之而来的是"用之岂有勤"的疑问,即暗示使用宇宙的力量并不需要过多的努力。
整首诗词表达了邵雍对人类与宇宙之间密切关系的思考。他认为人类是宇宙的创造者和运行者,宇宙的存在和运转是如此自然而不费力。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这首诗词虽然短小,但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传达了作者对宇宙与人的关系的独到见解,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哲学思考和审美追求。
昔见白髭惊,今见白髭喜。人将拔去之,我独不然耳。拔之既更生,留之何所耻。白日傥日拔,日拔讵能已。黑壮不为贵,白衰不为鄙。道德保於中,任从髭发齿。
百花香气傍行人,花底垂鞭日易醺。野父不知寒食节,穿林转壑自烧云。
寻梅莫背东风路。路在花前知去处。真香破鼻蓦然闻,试问幽丛知几步。多情更被无寒助。万物枯时神物护。一枝和雪倚栏干,昨夜初开春信度。
虹旗映绿荑,春仗汉丰西。侍跸浮清渭,扬舲降紫泥。近临钧石地,遥指钓璜溪。岸转帆飞疾,川平棹举齐。傅舟来是用,轩驭往应迷。兴阕菱歌动,沙洲乱夕鹥.
欲知儒道贵,缝掖见诸侯。且感千金诺,宁辞万里游。雁峰侵瘴远,桂水出云流。坐惜离居晚,相思绿蕙秋。
草堂初寐,青衣扃户,丹项归巢。抱瑶琴,高枕梦游仙岛,待闲访三茅。中宵睡觉,声如鸣佩,竹被风敲。隔疏林、斜望断云飞,正月上松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