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好客不嫌纡,带水拖泥辱顾予。
僧舍顿惊樽有酒,旅庖那患食无鱼。
敢辞数里来相遇,要使它时付特书。
新竹茂林中扫迳,一瓯春雪少踌躇。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雨中宿竹林寺谢尉仁父见访》是宋代王之道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居之士雨夜在竹林寺中与谢尉仁父相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宴饮的珍视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译文:
雨夜住宿竹林寺中,
谢尉仁父前来相访。
我这幽居之士好客如斯,
行走泥泞,不嫌繁琐。
僧舍顿时惊呼,酒杯已备,
旅店中却无鱼可供应。
我敢辞别数里之遥而来相会,
只为让你看到这封特别的书。
新竹茂盛的林中,我扫除小径,
一碗春雪,少了些犹豫的心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雨夜宿竹林寺为背景,以诗人与谢尉仁父的相遇为线索,表达了幽居之士的豪情和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中的"幽人好客不嫌纡"表现了诗人宽宏待客、乐于交友的品质,无论是拖泥带水还是身处僧舍,都不嫌麻烦。这种态度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重视友谊和待客之道的传统观念。
"僧舍顿惊樽有酒"揭示了僧舍对诗人的到来感到意外,但却很快为他准备了酒杯。这种反应显示了僧舍对待客人的热情和随和,展现了友情的重要性。
"旅庖那患食无鱼"表明旅店中没有鱼供应,但这并不妨碍诗人与谢尉仁父的相聚。诗人敢于辞别家中数里之遥来相遇,表达了他对友情的执着和珍视。
最后,诗人描述了新竹茂盛的林中,通过扫除小径和享用一碗春雪,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宁静清雅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洁细腻的笔触揭示了友情的真挚和对自然的赞美,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使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残腊仓皇间道奔,相逢悲喜语还吞。巡檐惨淡梅花月,寿酒淋漓柏叶樽。御敌孤城存即墨,还家聚首似羌村。见几在莒思深戒,只恐黄金注自昏。
杜门三载疑无缘,不似当年在剑川。衰病可曾同酒盏,俗氛那得和诗篇。枫宸领袖三千士,莲幕徊翔十七年。荣进在公真素定,槎溪嫡派看初传。
三复君诗想洛阳,令人愤极意飞扬。鼎湖知有威灵在,魏阙欣闻孝里彰。一念变迁无量劫,寸心寂照大圆光。君能勘破皆泡幻,长与乔松燕玉米面房。
独上百尺楼,目穷思亦愁。初日遍露草,野田荒悠悠。尘息长道白,林清宿烟收。回首云深处,永怀乡旧游。
谁为栖栖鲁孔丘,辙环天下果何求。爱人学道行吾志,束带何伤见督邮。
新秋摇落意,只似旧秋时。流景预何事,长年真自悲。芙蕖兼露歇,杨柳带蝉衰。叹罢蹉跎在,惟应素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