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起前浦,霏微向暮秋。
谁方眠钓艇,我独在江楼。
山晦峰峦隐,烟凝岛屿幽。
何当见晴旭,一得泛回舟。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诗词:《雨中书事》
朝代:宋代
作者:寇准
一雨起前浦,霏微向暮秋。
谁方眠钓艇,我独在江楼。
山晦峰峦隐,烟凝岛屿幽。
何当见晴旭,一得泛回舟。
中文译文:
雨从前浦起,细雨向着暮秋。有人在哪儿睡在钓船上,而我独自留在江楼上。山峰隐没在暗淡的天色中,烟雾笼罩着幽静的岛屿。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明亮的旭日,一起乘船畅游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雨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寇准在雨中的思绪和情感。雨从前浦起,霏微向暮秋,细腻地描绘了雨的细密和秋天的尾声。诗中提到有人在钓船上入眠,而作者却独自留在江楼上,这种对比凸显出作者的孤独与沉思。
接下来,作者描绘了山峰隐没在暗淡的天色中,烟雾笼罩着幽静的岛屿。这种景象给人以幽静、神秘的感觉,也与作者的心境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孤独的意境。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期待和向往。作者希望能够见到明亮的旭日,这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他希望能够乘船漫游江湖,享受自由自在的感觉。
整首诗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通过雨景、孤独和向往的情感表达,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情感体验。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趣和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寇准内心的孤独和追求自由的心境。
谩着新亭俯碧漪,高低草树任差池。须知亭扁须时彦,不是谿斋不勇为。水静山深悉天趣,风光月霁足吾师。未妨赋诵铭颜乐,正学於戏无已时。
十年学剑勇成癖,腾身一上三千尺;术成欲试酒半酣,直蹑丹梯削青壁。青壁一削平无踪,浩歌却过连花峰;世人仰视那得测,但怪雪刃飞秋空。老胡畏诛奉约束,假息渔阳连上谷。愿闻下诏遣材官,耻作腐儒常碌碌。
凛凛清规百世师,功名仅见奉天时。忠谋任起奸谀忌,感涕宁无士卒思。落日桑榆存旧迹,西风芦苇护荒祠。忠南流落何遗恨,留得良方遗后医。
南望衡阳积瘴开,去年曾踏雪游回。谩为楚客蹉跎过,却是边鸿的当来。乳窦孤明含海日,石桥危滑长春苔。终寻十八高人去,共坐苍崖养圣胎。
此山岩谷不知重,赤眼浮图自一峰。芒蹻随僧践黄叶,晓光消雪堕长松。石泉试饮先师锡,午饭归寻下寺钟。胜处转多浑恐忘,出山惟见白云浓。
生握藩旌死象梨,泽民山下泽民溪。苍天九重开日月,赤地千里兴云霓。寐假商宗曾得说,爵高韩信屡封齐。英雄不入苍生眼,愿借高风吹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