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雨夜闻箫》

纱窗徙倚倍无聊,香烬熏炉懒更烧。
一缕箫声何处弄,隔帘微雨湿芭蕉。

作者介绍

叶小鸾(1616~1632) 明末才女。字琼章,一字瑶期,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文学家叶绍袁、沈宜修幼女。貌姣好,工诗,善围棋及琴,又能画,绘山水及落花飞碟,皆有韵致,将嫁而卒,有集名《返生香》。

叶小鸾的生平

  父叶绍袁,天启进士,官工部主事;母沈宜修,字宛君,均工诗词,偕隐分湖。小鸾为沈宜修的第三个女儿,刚出生时,宜修念及家贫乏乳也念及表妹张倩倩子女俱亡,将小鸾送予沈自征、张倩倩抚养。小鸾灵慧早熟,工于诗律。“三四岁,口授《万首唐人绝句》及《花间》、《草堂》诸词,皆朗然成诵,终卷不遗一字。”10岁时养母去世遂归叶家,能成妙对,12岁浓发覆额,体质修长,娟好如玉人;随父到了金陵,教之学咏,遂从此能诗,多佳句。14岁能弈棋,16岁善弹琴,清泠可听。又擅绘画,摹山水,写花蝶,书法亦秀劲。

  小鸾性格高旷,厌繁华,爱烟霞,通禅理。自恃颖姿,视金钱若污物,淡然无求,而济楚清雅,所最喜矣。能饮酒,善言笑,潇洒多致,高情旷达,仁慈宽厚。许配昆山张维鲁长子立平为妻,婚前五日,未嫁而卒,时年仅十七岁(虚岁)。七日入棺,举体轻盈。家人咸以为仙去。其姐叶纨纨因妹逝,归哭过哀,病发而死。

作品评述

《雨夜闻箫》是清代诗人叶小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纱窗徙倚倍无聊,
香烬熏炉懒更烧。
一缕箫声何处弄,
隔帘微雨湿芭蕉。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雨夜听到箫声的场景。诗人倚着纱窗,感到倍感无聊,熏香燃烧的香炉也显得懒散。突然间,一缕箫声传来,诗人不禁想知道这动人的音乐从何处飘来。同时,透过帘子,微雨洒在芭蕉叶上,增添了一份诗情画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雨夜中的一幕。虽然只有四行,但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传递出了一种寂寥、清幽的氛围。纱窗和香炉的存在,突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聊,也与雨夜的静谧相呼应。而一缕箫声的出现,打破了寂静,给诗人带来了一丝慰藉和温暖。诗中的隔帘和微雨湿芭蕉,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出雨夜的意境,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气息。

整首诗词在情感上充满了对寂寥和孤独的体验,同时也展示了一丝渴望与希望。尽管环境和心境都被雨夜的寂静所笼罩,但这缕箫声的出现,给予了诗人一丝安慰和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清代诗人叶小鸾独特的情感和审美触觉。

  • 《折桂令·中秋》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 《过旁罗见灵山》

    过得旁罗上下滩,望中青出是灵山。三年此地四来往,老矣向渠成厚颜。

  • 《寄李兼善》

    湖山昔日记清游。百遍相过语未休。远迩漫劳人室念,东西宽望浙江流。中年别去情尤恶,幅纸书来意转愁。岁晚渐于诗兴好,待君归后饱赓酬。

  • 《鱼游春水》

    林梢听布谷。郭外舒怀仍快目。平田浩荡,氵虢々泉鸣暗谷。香稻吐芒针棘细,秀麦摇风波浪绿。山童野老,意亲情熟。我待休官弃禄。屏迹幽闲安退缩。渭川千亩修篁,巑巑绀玉。顾盼滩流萦八节,呼吸湖光穿九曲。贪求自乐,尽忘尘俗。

  • 《酬净照大师说》

    佛说吾不学,劳师忽款关。吾方仁义急,君且水云闲。意淡宜松鹤,诗清叩佩环。林泉苟有趣,何必市廛间。

  • 《咏北海》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