鬐鬣真可辨,精研真入神。
得非造化境,亦有雕锼人。
颇疑著妄想,岁久积成真。
兹理不足怪,方屏藏月轮。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鱼石二首》是宋代孔武仲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鱼石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物象的凝视和思考。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鬐鬣真可辨,精研真入神。
鬐鬣,指鱼的背鳍和尾鳍。这里言鬐鬣真可辨,意味着诗人对鱼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描绘得十分准确。精研真入神,则表达了诗人对鱼的形态之美的深入思考,使他如沉浸在其中一般。
得非造化境,亦有雕锼人。
得非,表示诗人对鱼形貌之美的赞叹。造化境,指鱼的形态之美是由自然造化所赋予,而非人力所能创造。亦有雕锼人,则指人类艺术家也能通过雕刻的方式将鱼的形态之美再现出来。
颇疑著妄想,岁久积成真。
颇疑著妄想,表示诗人对于鱼的形态之美有一种疑惑和怀疑,认为这样美妙的形象是否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岁久积成真,则说明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思考,诗人对于鱼的形态之美的认知逐渐得到确立,认为其是真实存在的。
兹理不足怪,方屏藏月轮。
兹理不足怪,表示对于鱼的形态之美的存在并不足为奇,因为它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他自然事物一样。方屏藏月轮,则是通过对鱼的形象与月亮的比喻,表达了对鱼形态之美的珍重和保护,仿佛将其收藏在画屏之中,不让它暴露于外。
《鱼石二首》通过对鱼的形态之美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叹和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诗中通过对鱼的细节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和思考。整首诗以鱼石为媒介,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
花枝欹晚。过雨红珠转。欲共东君论缱绻。繁艳休将风卷。归来凝思闲窗。寒花莫□微觞。解慢不成幽梦,燕泥惊落雕梁。
蟠桃一绽岁三千,仙传荒唐未必然。何似此花留巧石,有开无落更长年。
乱峰攒剑护清幽,万壑云烟暮不收。欲就诗坛借旗鼓,为君争取一桥秋。
薰风庭院,报槐阴拥翠,池波凝绿。瑞气葱葱浮燕寝,羽仗霓旌相属。__开祥,长庚入梦,诧列仙图_。林泉高迈,肯应轩冕尘俗。好是妙舞清歌,浮瓜沈李,荐杯中_醁。鹊尾炉生香篆细,又作如何祈祝。度问蓬莱,丹崖胜处,几摘蟠桃熟。东方何在,凛然能继高躅。
风搅长空寒骨生,光于晓色报窗明。江湖不见飞禽影,岩谷时闻折竹声。巢穴几多相似处,路岐兼得一般平。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
赵村红杏每年开,十五年来看几回?七十三人难再到,今春来是别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