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明胜锦,健笔快于锥。
工部深陶冶,昌黎杂怪奇。
殷勤能寄远,风俗赖扶衰。
屡作挑灯读,何胜对雨思。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玉汝从溧阳来辱李晦庵以诗问讯次韵寄答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写了玉汝从溧阳来到李晦庵,以诗意向他询问情况,并回答了玉汝的问题。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玉汝从溧阳来辱李晦庵以诗问讯次韵寄答二首》中文译文:
玉汝从溧阳来,
辱李晦庵以诗问讯。
次韵寄答二首。
新诗明胜锦,
健笔快于锥。
工部深陶冶,
昌黎杂怪奇。
殷勤能寄远,
风俗赖扶衰。
屡作挑灯读,
何胜对雨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玉汝从溧阳来到李晦庵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赵蕃对李晦庵的敬意和对诗词创作的热爱。诗中提到的"新诗明胜锦"意味着赵蕃的新作诗才出众,比锦绣还要明亮夺目。"健笔快于锥"表示他的笔势矫健有力,写字的速度比快如锥子刺入纸张。"工部深陶冶"指的是赵蕃在工部深入琢磨、修炼诗词的艺术。"昌黎杂怪奇"表明他受到了多种文化的熏陶,创作中融入了独特的奇思妙想。
诗中还表达了赵蕃对李晦庵的感激之情,称他为"殷勤能寄远",表示李晦庵对自己的关心和指导。"风俗赖扶衰"暗示了当时社会风俗的衰落,需要通过文化的力量来扶持和振兴。"屡作挑灯读,何胜对雨思"表达了赵蕃反复熬夜读书写作的决心,无论是对雨天的思考还是对文学的思索,都表明他对诗词创作的执着。
这首诗词通过对赵蕃创作诗词的自我评价和对李晦庵的致谢,展现了他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对社会发展的思考。通过细腻的表达和独特的意象,赵蕃成功地描绘了一个诗人对诗词创作的追求和对时代的关注,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采和情怀。
残编百读过,年去放萤飞。好带随身火,休争秉烛辉。夜凉辞竹庋,风逆返书帏。未是明经日,何人拾汝归。
上国相逢尘满襟,倾杯一话昔年心。荒台共望秋山立,古寺多同雪夜吟。风度重城宫漏尽,月明高柳禁烟深。终期白日青云路,休感鬓毛霜雪侵。
庭虚任雀喧,院静无人到。回首十年非,赖得知几早。心随香篆销,意与梅花好。万事转头空,一笑吾身老。
闲上江楼初雨过。满袖清风,微散谁知我。莲脸佳人颜未破。沙洲两两鸳鸯卧。时有渔歌相应和。叠秀危横,黛拨山千朵。一片凄凉无计那。离愁还有些些个。
重入都门又许时,旧巢新燕欲何之。清风忽送苕溪便,满纸云烟七字诗。
行尽江东又复西,连天汀草淡烟迷。回头怅望家何处,云外青山一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