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谈得子夜已中,彼此历叙平生穷。
知子曾为四明客,亦曾献赋明光宫。
万人海里不相逢,狂游却向江城同。
寻盟要采庐山杞,香炉峰顶烟生紫。
便从山北过山南,趁取春光攒桃李。
洗心涤虑先漱齿,况是天下第一水。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余明远订游庐山》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谈进行到子夜已过,我们相互述说了一生的贫困。知道你曾经是四明客,还曾经在明光宫献过赋。虽然我们在万人海里没有相遇,但狂游却一起来到江城。我们要前往庐山采摘杞树,香炉峰顶的烟雾变得紫色。我们从山的北部经过山的南部,趁着春光盛开采摘桃花和李花。我们先洗去心中的烦忧,因为这里是天下第一的水源。
诗意:
《余明远订游庐山》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在深夜清谈中互相交流各自的经历和心情。诗人描述了朋友曾经是四明客的身份,同时也提到了他曾在明光宫献过赋。尽管两人并未在人群中相遇,但他们却一同狂游到江城。诗人表达了他们共同前往庐山采摘杞树的决心,以及庐山顶上烟雾的紫色变化。诗人还描述了他们从山的北部到南部的旅途,利用春光的时机采摘桃花和李花。最后,诗人提到了他们先洗去心中的烦忧,因为这里的水源是天下第一的。
赏析:
《余明远订游庐山》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诗人通过描述夜晚的清谈和朋友们的互动,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宝贵的时刻。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庐山的美景和清新的春光,传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诗中运用了富有意境的描写手法,如紫色的烟雾、盛开的桃李花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美好。整首诗以平和的心态展示了诗人和朋友们追求自然和友情的真挚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对庐山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胡风不开花,四气多作雪。北人尚冻死,况我本南越。古来犬羊地,巡狩无遗辙。九土耕不尽,武皇犹征伐。中天有高阁,图画何时歇。坐恐塞上山,低于沙中骨。
脱身兵火欲何之,不料兹焉过所期。轩槛如僧萦橘柚,乡关似梦识蒿藜。弟兄朋友谈平昔,盗贼羌胡问几时。共约更明王道正,或能一语到天墀。
不愤曹公跨许昌,苟非梁益莫争王。三分区宇风雷恶,横截西南气势强。行客往来闲指点,史官褒贬浪文章。后人未识兴亡意,请看江山旧战场。
雁门禅客吟春亭,牡丹独逞花中英。双成腻脸偎云屏,百般姿态因风生。延年不敢歌倾城,朝云暮雨愁娉婷。蕊繁蚁脚黏不行,甜迷蜂醉飞无声。庐山根脚含精灵,发妍吐秀丛君庭。湓江太守多闲情,栏朱绕绛留轻盈。潺潺绿醴当风倾,平头奴子啾银笙。红葩艳艳交童星,左文右武怜君荣,
万人海里辟幽扉,欲学深居只布衣。不道内前车马闹,又催父子入宫阙。
不怕石头滑,来为雁荡行。平生梦不到,今日眼逾明。未历千岩秀,先逢一段清。遍观从此始,着脚历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