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肤玉面孤山裔。
肯到人间世。
天然不与百花同。
却恨无情轻付、与东风。
丽谯三弄江梅晓。
立马溪桥小。
只应明月最相思。
曾见幽香一点、未开时。
魏杞(1121—1184)南宋官员。字南夫,一字道弼,寿州寿春(今安徽寿县)人,移居明州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十二年进士。受经于明州赵敦临。以宗正少卿为金通问使,不辱使命,连擢参知政事、右仆射兼枢密使,后出知平江府,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告老。
魏杞,以祖恩补官。1142年(南宋绍兴十二年)进士,任余姚尉,后调泾县,罢无名科费,有能声,升大理寺主簿。后擢太傅寺主薄、宗正少卿。1163年(隆兴元年)出使金国,不辱使命,隆兴二年(1164),金兵南犯,以礼部尚书衔任金国通问使。十月至盱眙,金方拥兵攻淮,问宋使来意,欲求观国书,割商秦地及增输岁币20万等事,他一概不许。抵高邮时,金复索信使面议,又抗辞不挠。乾道元年(1165)至燕山,金主以国书不称臣而称侄大怒,绝其饮食。杞慷慨陈义,气劲词直,金主终以礼待。隆兴和议成,受孝宗褒奖,历任同知枢密院事,进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次年罢相,后知平江府。终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告老,归居鄞县小溪,人称碧溪先生。1184年(淳熙十一年)卒,追封鲁国公,谥文节,葬奉化溪口翠屏山,郑清之书神道碑,今存。
魏杞的纪念祠堂位于鄞州区古林镇西边的蜃蛟村,一间破旧不堪的老屋前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太廉堂”三个字。虽然这匾已经是满目疮痍,但依稀还能够看出它的金光闪烁,显示它昔日的辉煌。
这里曾经是南宋著名丞相魏杞的纪念祠堂。老屋已经破旧不堪,但这块由皇帝亲赐并御书的三个金字“太廉堂”牌匾依然悬挂在门口。木柱两边还能依稀可辨一副对联:“两代公卿传世泽,协理朝纲扶宋室”。
“战战兢兢事一人,匡扶社稷演丝纶。洁如寒涧冰千尺,净若秋空月一轮。待漏金门伺五夜,中书决政坐重茵。太廉二字君王赐,清白芳傅奕叶孙。”这是宋朝名相史浩赠与魏杞的“太廉堂”诗。
宋淳熙十年(1184年)魏杞64岁时,因旧伤复发而卒。嘉泰年间,宋宁宗根据魏杞功绩赐谥文节,次年择葬于奉化飞凤山上,魏杞的后裔遂迁居蜃蛟魏家合族。每年清明,在蜃蛟魏家的历代子孙,还按例去奉化飞凤山庄祭扫祖墓,缅怀魏氏先贤。
诗词《虞美人》是宋代魏杞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冰肤玉面孤山裔。
肯到人间世。
天然不与百花同。
却恨无情轻付、与东风。
丽谯三弄江梅晓。
立马溪桥小。
只应明月最相思。
曾见幽香一点、未开时。
诗意:
这首诗以虞美人花为主题,表达了虞美人花的孤高、傲然和超然的美丽。诗人通过对虞美人花的描绘,表达了其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态度。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虞美人花的倾慕和思念之情。
赏析:
诗开篇以冰肤玉面来形容虞美人花,将其美丽娇媚的外表与玉质相比,突显出其独特的美丽。接着诗人表达了虞美人花独立于其他百花之外的天然本质,显示了它的高贵和与众不同的特点。
诗中的"却恨无情轻付、与东风"表达了虞美人花对轻风拂面的渴望,暗示它对柔情脉脉的期望,但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高洁和独立。丽谯三弄江梅晓、立马溪桥小这两句描绘了虞美人花的清雅和娇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虞美人花的独特之美。
最后两句"只应明月最相思,曾见幽香一点未开时"则表达了诗人对虞美人花的深深思念之情。明月代表着诗人的心灵寄托,与虞美人花形成了相思之意。诗人曾经见到过未开放时的虞美人花的幽香,这句话也隐含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虞美人花为象征,通过对花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虞美人花的高贵、傲然和超然的美丽,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它的倾慕和思念之情。诗意婉转而含蓄,赏析中的自然描写和意象运用更增添了诗词的艺术魅力。
夜上九潭谁是伴,云随飞盖月随杯。明年尚作三川守,此地兼将歌舞来。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溪流转处两三家,落落疏林浅浅沙。可是小春风物早,檐头一束杜鹃花。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烟波空阔岸低回,草绿花红处处堆。一片湖光分岛溆,四边山色入楼台。从来未有吾民乐,此地欣逢刺史来。目断鄞江何日到,京师只得画图开。
白沙漫漫风肆威,白沙道上行人稀。征衣摄叶马力微,问胡不归驱以饥。浮家洞庭书未来,肠九回兮朝莫思。莫投道店鸡已栖,一杯自慰无嫌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