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俎相逢散百忧,虽非吾土共登楼。
天边云送荆王雨,江上枫雕宋玉秋。
华发不堪怀故国,清杯相与散牢愁。
清谈七泽谁强健,莫学骚人赋远游。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与李文举登梦野亭》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梦野亭与李文举共登,酒杯相逢散去百忧,
虽然这里并非我的故乡,但我们一同登上楼台。
天空边云彩送来荆王的雨,
江上的枫树雕刻出宋玉般的秋色。
我华发已经无法忍受怀念故国之苦,
我们举杯共饮,尽情散去牢骚忧愁。
在清谈中,七泽之间,谁能比我更强健?
不要学习那些骚人写作游历远方的诗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李文举在梦野亭相聚的场景。他们通过分享酒宴和观赏美景来排遣内心的忧愁。诗人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但在与朋友的相伴中,他们共同放下烦恼,尽情畅饮,享受着清谈和友情的快乐。诗人还表达了对清谈之中的强健才智的向往,并对那些追求虚幻远游体验的骚人表示不赞同。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素而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友情相聚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宴饮的追求。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将诗人内心的怀乡之情与与友人的相聚对比,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突。通过描述天空的云彩和江上的景色,诗人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秋天的寂寥和离愁。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清谈和才智的向往,强调了实际生活和真实经验的重要性,与那些只追求远方和想象的骚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以朴实自然的笔触展现了友情、乡愁和对现实的思考,给人以深思。
险尽涂初坦,寒轻日向中。稻云迟雨碧,荞雪早霜红。五日再行役,二年三鞠躬。只言弃官久,却与在官同。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忽闻啼鵙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百越干戈未息肩,九原金鼓又轰天。崆峒山叟笑不语,静听松风春昼眠。
曾见宜秋辇路门,大书黄榜许游行。汉家宽大风流在,老去西湖乐太平。
方塘纳霁景,一碧共晴寒。微波坐来息,人意亦平宽。
碧溪曾寄流红字。忍话当时事。重来种种尽堪悲。有酒盈杯、聊为故人持。夜闲剪烛西窗语。怀抱今如许。尊前莫讶两依依。绿鬓朱颜、不似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