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处为家得,斯居亦漫成。
西斋便静密,小阁更深明。
送老一床足,遗形百虑轻。
傍人讶幽僻,端可寄余生。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寓居》是宋代张嵲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描绘居所的环境和氛围,表达了对宁静舒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是处为家得,斯居亦漫成。
西斋便静密,小阁更深明。
送老一床足,遗形百虑轻。
傍人讶幽僻,端可寄余生。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集中在描绘居所的情景和诗人对此的感受。诗人首先表达了他所居之地的宜人舒适之处,诗句"是处为家得,斯居亦漫成"表明他认为这个地方是他心灵安居的地方,居所的环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种宜居的状态。接着,诗人描述了西斋和小阁的特点,"西斋便静密,小阁更深明",这些屋舍更增添了幽静和明亮的特色。诗人用"西斋"和"小阁"来形容居所,显示了居住环境的雅致和细腻。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他说自己送走了一切烦恼,只留下一张足够舒适的床,"送老一床足,遗形百虑轻"。这里的"送老"指的是将老去的日子度过在舒适的床上,而"遗形百虑轻"则指的是摆脱了一切顾虑和烦恼,生活变得轻松自在。最后两句"傍人讶幽僻,端可寄余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他愿意寄托余生于这样一个幽静的地方,即使周围的人对此感到惊讶和陌生。
整首诗词通过对居所环境的描绘和对舒适自在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这种追求来自对烦恼和顾虑的摒弃,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享受。《寓居》展现了宋代张嵲对于理想生活的理解和表达,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自在的氛围。
月直金波潋滟。此去水仙不远。霜重夜风清,骨冷□□□□。谁见。谁见。醉眼参横斗转。
门径萧萧乔木风,问君胡为此安穷。五言寓兴杂今古,一饭留人随俭丰。白雨已催兰楫浪,绿樽尚拟菊花丛。可人更约王郎子,共上山亭送远鸿。
喜见吾家玉雪儿,今朝竹马遶廊嬉。也知笠泽家风在,十岁能吟病起诗。
云密露晨晖,西园独掩扉。雨新临断火,春冷著单衣。榆荚奔风健,兰芽负土肥。交亲不是变,自作寄书稀。
蜗舍不容膝,烦歊局寝兴。岂惟倦束带,絺绤犹云憎。清微跨城角,窣兀疑疑冰。深池暮黯黯,远岫朝棱棱。往岁与申子,宾朋日云蒸。遂令栋宇陋,顾眄流名称。先生今诗伯,气欲青云凌。锵然出佳句,椒兰布畦塍。邀我避暑游,意重愧难胜。何当酌沆瀣,神明自清澄,嗟彼浮名者,此亭
仙郎膺上才,夜宴接三台。烛引银河转,花连锦帐开。静看歌扇举,不觉舞腰回。寥落东方曙,无辞尽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