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从海上涌金盆,直入东楼照病身。
久已无心问南北,时能闭目待仪麟。
飓风不作三农喜,舶客初来百物新。
归去有时无定在,漫随俚俗共欣欣。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寓居二首其二东楼》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亮从海上冲出金盆,
直接照向东楼,照耀着我病弱的身体。
我早已不关心南方和北方,
只能闭上眼睛等待神奇的仪麟。
狂风暴雨无法带给农民喜悦,
新来的商船带来百种新物。
我归去的时候没有固定的地方,
随意地跟随世俗的欢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在东楼中寓居时的心境和感受。诗人身体虚弱,月亮从海上冉冉升起,照亮了他的病榻。他已经不再关心尘世纷扰,只期待仪麟的到来,寄托了对神奇事物的向往。诗中提到了狂风暴雨无法给农民带来喜悦,这可能是对社会动荡和民生困境的隐喻。而新来的商船则代表着新鲜事物和变革,给人带来了一丝希望。最后,诗人的归去变得没有固定的目的地,漫无目的地跟随世俗的欢乐。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世界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月亮从海上升起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诗人内心的孤独。诗人不再关心南北,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期待神奇的仪麟的到来,表达了对幻想和超脱的向往。诗中的狂风暴雨和商船则反映了社会动荡和变革的现实,诗人对社会困境和变迁的思考。最后,诗人的归去没有固定的目的地,随意地寻找世俗的快乐,反映了对生活的悠闲态度和对现实的抗拒。
这首诗以简练的词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现实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向往和对现实的疏离。同时,诗中的意象和隐喻让读者可以在深入思考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文学情趣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迂儒法士就鸡连,犹复拘拘诧瓮天。度外有人能好客,一樽容我赋超然。
华林仙野近南昌,闻说幽奇景异常。竹翠松寒笼药圃,水清山秀绕书堂。词登科第名尤振,恩表门闾道愈光。我恨方为簪组累,莫同吟啸白云房。
清真羽士旧仙官,日奉琳宫紫翠间。五洞烟霞龙窟宅,一壶天地道家山。涤泉盘转冰涵沼,隐石屏开玉敞关。可笑濯缨来览胜,输他高卧白云间。
翡翠帘帷雪透肌,纤风不动闹香吹。裴回顾影精神发,省得京华识面时。
老病无堪正坐贫,交游相见赖情亲。从渠造物小儿戏,不碍维摩老子神。三顾九迁成底事,一区二顷合由人。君侯论议高千古,略假毫端问大钧。
袖携尺素书,远从上清至。胸涵龙虎象,语带烟霞气。千古夔牙音,指下发其秘。为鼓桃源行,桃源何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