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玉井泉》

云蒸昆山液,月浸蓝田英。
临风咽沆瀣,满腹珠玑鸣。

作者介绍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作品评述

诗词:《玉井泉》
作者:秦观
朝代:宋代

云蒸昆山液,
月浸蓝田英。
临风咽沆瀣,
满腹珠玑鸣。

中文译文:
云蒸昆山的水蒸气,
月亮浸泡在蓝田的英草中。
在风中咽下沆瀣(沉淀在水底的污秽物),
心中充满了珍贵的宝石鸣响。

诗意和赏析:
《玉井泉》这首诗词以秀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云蒸和月浸的意象,展现了作者秦观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诗中的“云蒸昆山液”形象地描述了云蒸霞蔚的景象,给人一种飘渺、神秘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敬畏之情。

接着,诗中描绘了月亮浸泡在蓝田英草中的景象,蓝田是指富饶的田地,英草则象征着美好和纯洁。这样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月光的温柔倾斜和自然界的和谐之感。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出现了“临风咽沆瀣”的意象,破坏了前面的宁静景象,给人一种突兀、不和谐的感觉。这句诗意味深长,可能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冲突和纷乱。沆瀣是沉淀在水底的污秽物,作者将其比喻为内心的纷乱和矛盾,暗示了世事纷扰中个人情感的折磨和困惑。

最后一句“满腹珠玑鸣”则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表达。珠玑是珍贵的宝石,鸣响象征着它们的价值和美妙。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充满了美好的思绪和情感,他的内心世界如同珍宝般闪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玉井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秦观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内心世界的矛盾和追求的表达,反映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 《和笑庵送面》

    深堂杰阁松风鸣,黄梅已过双溪晴。不知城高乃有此,六月表里冰壶清。我来蒙师炷香鼎,旋汲溪泉为煎茗。明朝又送不托材,大慰枯肠怯龙饼。

  • 《和钱员外青龙寺上方望旧山》

    旧峰松雪旧溪云,怅望今朝遥属君。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莫动北山文。

  • 《汴京纪事二十首》

    空嗟覆鼎误前朝,骨配人间骂未销。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

  • 《瑞鹤仙(自寿)》

    好山横翠幕。更一水流烟,嫩阴成幄。薰风转林薄。笑劳生底事,漫嗟离索。霞觞细酌。尽流年、青镜易觉。算芙蓉、玉井香翻,不减旧阶红药。寂寞。草玄空老问字人稀,也胜投阁。骑鲸后约。追汗漫,记寥廊。便风帆高挂,云涛千里,谁道蓬壶水弱。任蟠桃、满路千花,自开自落。

  • 《滴滴金(送路彦捷赴仪真)》

    澄溪暝度轻澌白。对平湖、淡烟隔。我与征鸿共行人,更张灯留客。东园半是余花迹。料仙帆、到时发。若倚江楼望清淮,为殷勤乡国。

  • 《四月二十七日梅雨甚骤》

    黄梅三日雨,漏屋使人愁。无饭不遑恤,有书犹欲修。绵延蜂虿贼,震动犬牙州。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