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清明天婉娩。
晴川祓禊归来晚。
况是踏青来处远。
犹不倦。
秋千别闭深庭院。
更值牡丹开欲遍。
酴醿压架清香散。
花底一尊谁解劝。
增眷恋。
东风回晚无情绊。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渔家傲》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渔家人欢快的生活场景。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家傲
清明时节,天空晴朗,春风和煦。晴川的祭祀仪式已经结束,归家的时间晚了一些。更加令人愉快的是,我们踏青的地方遥远,但我们并不感到疲倦。秋千摇摆在庭院里,庭院里的牡丹花已经盛开到处都是。美酒散发着清香,谁能劝得住我,只喝上一杯。越来越加留恋这美好的时光。东风吹回来时已经傍晚,没有情感的束缚。
诗意:
《渔家傲》以清明时节为背景,展示了渔家人愉快的生活情景。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家庭的欢乐和温馨,以及自然的变化和人们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欧阳修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赏析:
《渔家傲》以清明时节为背景,善用细腻而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示了渔家人快乐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以春风、晴天、踏青、牡丹等春天的元素为主线,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渔家人的生活场景之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愉悦。诗中的秋千和牡丹花更是生动地表现了家庭的和谐与美满。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描写手法,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将读者带入到渔家人的生活情景之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和美好时光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明朗,意境明快,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受。
欧阳修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渔家傲》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这首诗词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自由自在、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情之间微妙关系的洞察和感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才到巍峨畔,还登翠碧重。调青赓白雪,琴静抚黄钟。履践古人道,追游仙者踪。自来多福力,想念各疏慵。何处不为乐,此心知所从。还如一片月,挂在万年松。
晚日暄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作寒作冷何须怒?来日一霜谁不知。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一茎两茎华发生,千枝万枝梨花白。春色江南独未归,今朝又送还乡客。
乳穴佳名久欣慕,兹游直与心期副。今朝萧散七枝筇,衰迟未觉跻攀苦。湘南悬想碧云横,桂岭遥瞻烟霭暮。招提钟磬出幽深,村疃牛羊自来去。忽闻流水响潺潺,渐睹岩扃隔烟雾。山蹊蹑履乱崎嵚,翠壁题名杂新故。乍暌朱墨略官箴,稍觉追随剧幽趣。绝知官里少夷途,始信闲中无窘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