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细腰元自瘦。
文君腻脸谁描就。
日夜声声催箭漏。
昏复昼。
红颜岂得长如旧。
醉折嫩房和蕊嗅。
天丝不断清香透。
欲傍小阑凝坐久。
风满袖。
西池月上人归后。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幼以神童着称,真宗景德二年(一○○五)十五岁时即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秘书省正字,久之,擢翰林学士。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迁枢密副使,明道元年(一○三二)除参知政事,康定元年(一○四○)进枢密使,庆历二年(一○四二)加同平章事。先后出知应天、江宁、河南府,以及亳、陈、颍、许、永兴等州军。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疾归东京。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元献。晏殊原有集,久佚。清胡亦堂辑《元献遗文》一卷,仅存诗六首。劳格辑《元献遗补编》(简称补编)三卷,其中诗两卷。一九一七年南城李之鼎将两书校订,勒爲一编,后附《元献遗文增辑》一卷,收入宜秋馆刊本《宋人集乙编》中。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晏殊诗李氏刊本虽收辑最多,但凌乱丛杂。这次整理,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重新补辑、编次,定爲三卷。其得之于《会稽掇英总集》等宋人着作者,爲第一卷;得之于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者,(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叶志诜抄本爲底本)爲第二卷;得之于元、明、清诸人着作者凡十八首,与辑出零句,合爲第三卷。
《渔家傲》是宋代文学家晏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家傲
楚国细腰元自瘦,
文君腻脸谁描就。
日夜声声催箭漏,
昏复昼。
红颜岂得长如旧。
醉折嫩房和蕊嗅,
天丝不断清香透。
欲傍小阑凝坐久,
风满袖。
西池月上人归后。
中文译文:
渔家傲
楚国细腰自然苗条,
文君脸上妆饰谁能描绘。
日夜不停地催促着时间,
昏暗又再次变为白昼。
美丽的容颜怎能永恒不变。
陶醉中采摘嫩房花,闻到花香。
天丝不断地散发出幽香。
欲靠近小阑门静静地坐久,
风充满了袖子的飘逸感。
西池上的月亮,人回家之后才升起。
诗意和赏析:
《渔家傲》这首诗词以描绘女性之美为主题,通过对细腰、红颜和嫩房花的描写,展示了宋代文人对女性容貌的赞美和追求。诗中表现了对美貌逝去的感慨,作者认为美丽的容颜无法永恒不变。这种对时光流逝和美的消逝的思考,反映了晏殊对人生和爱情的深刻洞察。
诗词描绘了一个渔家的场景,渔家傲意味着渔家人对自然和生活的自豪感。在渔家的环境中,作者以细腰和红颜作为意象,呈现了女性的美丽和娇媚。然而,作者也暗示美丽如花的时光是短暂的,人们无法永远保持青春和美貌。
诗中的嫩房花和香气,以及风满袖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温馨而优雅的氛围。作者通过细腰、红颜和嫩房花的描绘,展示了他对女性之美的欣赏和渴望。同时,月亮的出现也象征着渔家人归家的时刻,给诗词增添了一丝离愁和思念的意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女性之美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美的消逝的思考。它展示了晏殊对于爱情、青春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女性美的追求和赞美。
伏波七十老鍪弧,薏苡何曾适病躯。高卧输公无一事,评诗校画是功夫。
九秋半矩月团团,琼瑶世界夜气寒。羽士跃身导阿瞒,麾斥八极青云端。老柯掷桂香不死,银桥跨空一万里。飞步抽簪扣玉扃,中有素娥三千人。绿瞳翦水鬓堆雾,风卷缟袖条脱露。琅璈云笛广庭舞,笑乘白鸾弄蟾兔。归裁仙曲作霓裳,天音尽洗凡丝簧。霞裾星佩罗两行,玉环垂手春风场。
伏胜高堂书已出,窦公制氏乐犹传。鲁生力破秦仪陋,商皓终扶汉鼎颠。隐者宁无人礼义,武陵独匪我山川。若将此地为真有,乱我彝伦六百年。
景气既和畅,故园殊可依。远山映清月,曲水涵沦漪。寒犬吠如豹,村舂闻自机。因思曩昔友,携手同赋诗。
水绕孤村客路赊。一楼风雨角巾斜。举觞无复问煎茶。夜静曲声初喷竹,酒深烛影细吹花。明朝飞鹭起圆沙。
姹紫嫣红色,从知煊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