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信天公,颓然不作计。
顾及虽非鱼,想见亦相似。
潜深本其性,鱼亦非有意。
浮阳或在渚,不能终自秘。
或为饥所驱,危机在香饵。
轻丝引纤钩,性命困刀几。
鱼以味得烹,我以名自累。
安得两相忘,容我从此逝。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鱼计亭》是楼钥所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平生信天公,颓然不作计。
顾及虽非鱼,想见亦相似。
潜深本其性,鱼亦非有意。
浮阳或在渚,不能终自秘。
或为饥所驱,危机在香饵。
轻丝引纤钩,性命困刀几。
鱼以味得烹,我以名自累。
安得两相忘,容我从此逝。
诗意:
《鱼计亭》表达了诗人楼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中以鱼为隐喻,通过描写鱼的行为和处境,表达了人与命运的关系以及诗人对自由和自我解放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鱼为主题,通过鱼的行为和心态,寄托了诗人对自身处境和命运的思考。首先,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上天的信任,表示自己平生不作计谋,全凭天意安排。他认为自己与鱼虽不同,但在面对命运时想法却相似。
接着,诗人揭示了鱼的本性,无论潜深还是浮阳,鱼都没有特意去追求。无论是潜藏于深水还是浮游于水面,鱼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命运的束缚。然而,诗人指出人与鱼的共通之处,人也常常无法摆脱命运的限制,不能真正自由自在。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述捕鱼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思考。他认为有时人类像饥饿的鱼一样被驱使着,而危机就潜伏在那些诱人的诱饵之中。轻轻一拉钓索,生命就陷入了危险之中,如同置身刀尖上。
最后两句诗是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总结。鱼最终以美味的形式被烹饪,而诗人则以自己的名字自我束缚。诗人希望能够忘却这种束缚,摆脱名利的困扰,追求内心的自由。他希望能够与鱼一样,忘却身份和名利的束缚,从此自由地离去。
整首诗以鱼为隐喻,通过描绘鱼的行为和处境,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和解脱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束缚的厌倦和对内心真实自由的向往。
积雨灵香润,晚风红药翻。盥手散经帙,烹茶洗睡昏。野僧甚淳古,养拙贲邱园。风怀交四境,蓬藋底百椽。山林皋壤欤,可为知音言。而我与人乐,因之名此轩。孟夏妪万物,正昼晦郊原。隔墙见牛羊,定知春笋繁。俄顷倒干戈,水攻仰翻盆。地中鸣鼓角,百万薄悬门。部曲伏床下,少定
江头旗影弄青红,似说朝天四牡东。抱病不容攀辔勒,送行那复遣儿童。田均税敛千年利,福及疮痍九郡同。此去定知还禁近,从来阴德报宜丰。
萧萧落叶早寒天,忽送秋声到耳边。千里客心惊岁月,五湖乡梦入风烟。青山红树还家路,绿水沧洲载酒船。夜半灯前对儿女,白头重话谪居年。
江上春肥衰草生,林梢烟暖乳鸠鸣。青山与我一面雅,白鸟令人双眼明。云净有时看雨泣,水平无处觅溪声。折芳弄翠浑閒冗,时与樵渔错杂行。
採樵有遇才三日,归路还家已十年。自古得仙非苦节,此坑安得号黄莲。
积雪千林冻欲摧,倚栏日日望春回。天公为我传消息,故遣梅花特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