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房厌危坐,出户旷舒散。
草木雨多思,云山晚相乱。
索回俯川陆,窈窕见楼观。
耳目久尘埃,兹辰一湔浣。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雨后之南陵点馔》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后南陵,我厌倦了在斋房里危坐,走出户外,感受广阔的宽敞。雨水滋润了大地上的草木,使人思绪万千;云和山在傍晚时分交相辉映,形成美丽的景象。
我索回了从高处俯瞰川流的视野,看到远处的楼阁若隐若现。长时间的耳目尘埃被洗净,此刻是一次清洗。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雨后南陵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心情和感慨。斋房的压抑使他感到厌倦,而走出户外后,他感受到了宽广的舒适与自由。雨水滋润了大地,使得草木茂盛,也使诗人的思绪纷繁起伏。在傍晚时分,云和山的交相辉映构成了美丽的景色,给人以宁静和遐想之感。
诗人通过索回视野,俯瞰川流,进一步扩展了自己的视野,目光得以拓宽。他看到了远处的楼阁,这些楼阁在雨后的环境中显得若隐若现,增添了一份神秘和遥远感。同时,诗人也感受到了耳目久经尘埃的疲倦,这一刻仿佛是对心灵的一次洗涤,使得他感到清新与舒适。
整首诗词以雨后南陵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对宽敞、自由和清新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心灵的一次净化与洗涤的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使读者在阅读中得以感受到一种舒适、宁静和洗涤的氛围。
晓出东郊回,路穿桑拓林。人耕新雨地,寺隐半岩阴。远目穷天宇,和风爽醉襟。停骖顾遗老,同是劝农心。
夏潦涨湖深更幽,西风落木芙蓉秋。飞雪暗天云拂地,新蒲出水柳映洲。湖上四时看不足,惟有人生飘若浮。解颜一笑岂易得,主人有酒君应留。君不见钱塘宦游客,朝推囚,暮决狱,不因人唤何时休。城市不识江湖幽,如与蟪蛄语春秋。试令江湖处城市,却似麋鹿游汀洲。高人无心无不可
穹壤纷众羽,固有仁不仁。鸮凤虽异性,同为阴阳根。惟彼希有鸟,於禽集大成。力可振海岳,翂翐似无能。鲲鹏侈变化,比予尔何曾。群鷇偃下风,举受翼卵恩。万里不足飞,千载始一鸣。远之不可疏,即之不可亲。地维缺不震,天柱拆不惊。安得以宠辱,而能累其身。世固有大物,天地
云上山椒鸣竹鸡,愁行客路踏青泥。穷人也得天调护,乞与新晴可杖藜。
暑退人体轻,雨馀天色改。荷珠贯索断,竹粉残妆在。高僧扫室请,逸客登楼待。槐柳渐萧疏,闲门少光彩。
仁里古湘川,颁条命隽贤。腰垂丈二组,身下九重天。山水登临思,庭闱喜懼年。官曹郎位宿,衣袂御鑪烟。记事成新史,赓歌有雅篇。为贪驱弩矢,不從泛楼船。治道山阴卒,离群藏室仙。衡阳无过雁,尺素若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