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吾当年不肯道,渐源中路没商量。
先师灵骨今犹在,无用扶锹上法堂。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与杲侍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正觉。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道吾当年不肯道,
渐源中路没商量。
先师灵骨今犹在,
无用扶锹上法堂。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轻时不愿修行的懊悔之情。他意识到年轻时自己没有认真学习佛法的错误,并感叹时光荏苒,渐渐远离了修行的道路。然而,他也提到了他的先师,尽管他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依然存在,并鼓励着他继续前行,告诉他不要再追求无用的功名利禄。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悔恨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修行道路的思考和对师长的敬仰之情。作者通过表达自己年轻时的错误选择,警示读者珍惜时光,不要放弃追求内心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另外,诗人对先师的赞颂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智慧的敬仰,强调了传师承道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语言,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表达得深刻而真实。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勇敢面对自己的过去,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坚定不移。
滔滔皆鲁客,难得是心知。到寺多同步,游山未失期。云低春雨后,风细暮钟时。忽别垂杨岸,遥遥望所之。
阴阳内感相交结。有铅汞、分八卦罗列。金鼎炼黄芽,正一阳时节。子后午前方进火,向玉炉、烹成白雪。通彻。这玄关、深奥难轻泄。因师指诀幽微,把金丹大药,将来分说。捉住虎龙精,自然日月。造化天机人怎晓,换俗骨、永无魔折。超越。望仙都稽首,朝元金阙。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药产西南坤地,金丹只此根宗。学人著意细推穷。妙绝无过真种。了一万般皆毕,休分南北西东。执文泥象岂能通。恰似哑人谈梦。
分明七宝更休论。七座门开各有门。一四一三各彼吞。返阳魂。便是
闻说楼居似地仙,不知门外有尘寰。幽人隐几寂无语,心在飞鸿灭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