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幽州歌》

汉儿辫发笼氈笠,日暮黄金台上立。
臂鹰解带忽放飞,一行塞雁南征急。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幽州歌》是宋代文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北方边塞的景象和壮丽的战争场面,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战斗精神。

诗词的中文译文:
汉军士兵束着辫发,戴着皮帽,站在黄金台上,等待日落。
他们解下鹰臂上的绳带,突然放飞,一群雁飞向南方,传递着紧急的征召信息。

诗意和赏析:
《幽州歌》通过描绘北方边塞的景象,表达了汉军士兵的英勇和忠诚,以及他们对国家的忧虑和责任感。诗中的黄金台是指边塞上的哨所,士兵们在那里守卫着国家的安全。他们束着辫发,戴着笠帽,形象坚毅而英武。诗中的鹰和雁象征着边塞的风云变幻,以及战争的紧迫性。士兵们放飞鹰和传递征召信息的雁,展示了他们对保卫国家的决心和行动力。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动作,展示了北方边塞的生动场景,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紧张氛围和壮丽景象。诗中的辫发、皮帽、黄金台、鹰和雁等形象,都展现了边塞士兵的特点和辛勤工作的背景。整首诗词蕴含了民族精神、忠诚和爱国主义情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边塞士兵的敬意和对国家安宁的关切。

总之,《幽州歌》通过具体的描写和形象的表达,展示了北方边塞士兵的形象和战争的紧迫性,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宁的忧虑和对士兵的赞美之情。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传递了深刻的诗意和情感,成为了宋代边塞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 《和王觉民民松轩诗》

    苍髯绿发三四椽,茅斋高下轻且轩。清风入夜可人意,来与夫子调朱弦。连日秋阴荡残暑,抖擞烦襟欲轻举。简编灯火置勿论,且快蛟龙得云雨。

  • 《行至龙门先寄尧夫先生》

    碧洛青嵩刮眼明,马头次第似相迎。天街高士还知否,好约南轩醉一觥。

  • 《佛迹》

    石火电光中出没,崖崩只裂尚难酬。放行一步还知不,佛是西天老比丘。

  • 《和裴校书鹭鸶飞》

    鹭鸶鹭鸶何遽飞,鸦惊雀噪难久依。清江见底草堂在,一点白光终不归。

  • 《浯溪中兴颂碑》

    蜀日既衰洛日亡,前星灵武腾光芒。元功百战两京复,万里阿瞒归故乡。干戈纷纷遍四海,浯碑已立湘江旁。太师艰难喜粗定,作此大字龙鸾翔。纸摹缣搨四百载,家家传宝逾琳琅。唐文中世未变古,燕许偶俪为班扬。次山之文可也简,此颂未追周鲁商。禄山滔天等穷浇,春秋之法诛无将。

  • 《题筹笔驿武侯祠》

    北出当年此运筹,悠然欹卧与神谋。三军节制驯貔虎,千里餱粮捷马牛。汉业兴亡惟我在,蜀山重複遣人愁。驿前风景应如旧,江水无情日夜流。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