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白髭须,僧年八十余。
已成重阁在,别置一庵居。
客喜逢煎茗,童寒免灌蔬。
小师南北去,近日各无书。
徐照(?~一二一一),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工诗,与同郡徐玑(灵渊)、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并称“永嘉四灵”。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遍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有《山民集》(《瀛奎律髓》卷二○),已佚。有《四灵诗集·徐照集》、《芳兰轩集》传世。事见《水心文集》卷一七《徐道晖墓志铭》。 徐照诗,以一九二五年南陵徐乃昌据毛晋影抄残宋本刻《永嘉四灵诗·徐道晖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一九二八年永嘉黄群《敬乡楼丛书》本(简称黄本)、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芳兰轩诗集》五卷本(简称明本)、清顾修读画斋刻《南宋群贤小集·芳兰轩集》一卷本(简称顾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游雁荡山八首·赠东庵约公》是宋代徐照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发白髭须,
老僧已经八十多岁。
他已在山上建起了重重阁楼,
又建起了一座僧房。
他的客人喜欢品茗,
小僧们则不必吃素养寒。
我的小师弟南北离去,
最近的日子里都没有消息。
这首诗词以自然、淡泊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僧人的生活。作者通过描述老僧的白发、白胡子和八十多岁的年龄,展现了他的悠闲和安详。老僧在雁荡山上已经建起了多层的阁楼,以及一座僧房,显示出他在佛法修行的同时也专心致志地修建寺庙。客人们喜欢在这里品茗,而年幼的僧人们则不需要忍受寒冷,可以过上相对舒适的生活。然而,作者提到自己的小师弟已经离开了,而近日却没有收到他的消息,暗示了时光流转、人事无常的主题。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自然的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的淡泊和对时光的感慨。老僧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宁静与自在。他在山上修行,修建寺庙,并以茶待客,展现了佛教文化中的慈悲与喜舍之心。然而,作者通过提到小师弟的离去和消息缺失,增添了一丝离愁别绪,呼应了人生无常的主题。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平淡的文字展示了生活中的一些常态,既有人情世故,又有禅宗的超脱与隐逸,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余地。
东风艳阳色,柳绿花如霰。竞理同心鬟,争持合欢扇。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最恨卷帘时,含情独不见。
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
古今深忌仇为兵,及霤师臣要力争。白帝败归思孝直,端知难抗魏元成。
许子邀我来山中,我来但见堂户空。主人送客过溪去,风吹两岸花蒙蒙。屋后万叠金芙蓉,紫气夜吐仙人宫。涧泉流香过白鹿,林木挂雨拖青虹。羡君筑室读其下,超遥不与世俗通。一声黄鸟破幽梦,四顾空牖俱玲珑。我爱此地无暑气,重来饱饭谈仙踪。
寄语头衔水利官,隄防莫作等闲看。田畴虽幸收成早,沟浍犹疑灌溉残。劝课农桑心独苦,丁宁父老吻应乾。米从布袋痴儿事,我辈须知稼穑难。
玉室金堂世有人,龙眠龟息鹤精神。暑风吹起尘三丈,城市出来闲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