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物随人意,轻帆百里间。
舟痕风力健,客枕橹声闲。
山合尘踪断,秋高爽气还。
望州相见处,蓦直透三关。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游雪峰将至大目溪》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选物随人意,轻帆百里间。
舟痕风力健,客枕橹声闲。
山合尘踪断,秋高爽气还。
望州相见处,蓦直透三关。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乘船游览雪峰和大目溪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自由选择和随意行动的态度,同时也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恢弘。通过描绘船行的痕迹、风的力量和船桨声音的宁静,作者创造了一幅静谧而又活力四溢的画面。在山与水的交汇处,人们感受到秋天的高远和清新,期待着在旅途中与朋友相聚。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旅途的期盼和向往,像直接穿越了三道关隘一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次舒适而自由的旅行。作者通过精练的词语和描写细节,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诗中的景物描写清晰而富有画面感,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乘船行进的轻盈和自由,以及山水之间的交织与交融。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友情的渴望,以及对旅途中的意外和惊喜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平和而欢悦,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通过描写山水和行程中的种种细节,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旅程中,让人感受到旅途中的美好和自由。这首诗以其朴素而富有韵律的语言,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特色,同时也传递了人们对自然和友情的深深喜爱。
安流倏忽起奔湍,非雨非风势使然。尽道川流能险恶,不知世有险于川。
吾乡人物,散处川陆。岂无艇民,生而清穆。亦既从师,步趋随逐。亦既穷经,访寻归宿。
胜日探梅去,邂逅得奇观。南枝的皪,陡觉品俗又香慳。曾是瑶妃清瘦,帝与金丹换骨,酒韵上韶颜。百叠侈罗袂,小立耐春寒。凝香地,古仙伯,玉尘闲。烦公持并三友,秀色更堪餐。定笑芙蓉骚客,认作东风桃杏,醉眼自相谩。想见落诗笔,字字漱龙兰。
飒飒旱天雨,凉风一夕回。远寻南亩去,细入驿亭来。蓑唱牛初牧,渔歌棹正开。盈庭顿无事,归思酌金罍。
隽手芥拾紫,忠肝蒲伏青。婴龙云气直,缚虎雪毛腥。炊枕梦何短,书棺名更馨。眇然人物几,墓草涕交零。
干将补弊履,铅刀割全牛。千金市骏骨,鼓车役骅骝。薛烛已云远,伯乐不可求。此理难致诘,吾其赋归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