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右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

书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右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范成大。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书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中文译文:
夜晚写完书,耘田织麻;
村庄的男女都各自当家。
尚未懂得耕种织造的孙辈们,
也在桑树的阴凉处学习种植瓜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田园村庄的夜晚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人范成大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农村生活的平凡与真实。

首句"书出耘田夜绩麻"表达了诗人在晚间完成书写工作后,农人们仍然忙于田间劳作的景象。"书出"指诗人完成书写,"耘田夜绩麻"形象地描述了农人们夜晚在田地中耕种和织造麻布的辛勤劳动。

第二句"村庄儿女各当家"表明在这个村庄中,男女老少都各自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各自承担起家庭和社区的事务。这句话强调了农村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为生计和家庭付出努力的现实。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暗示了年幼的孩子们还没有理解和参与到耕种和织造的工作中。他们尚未掌握这些技能,但他们也在学习和观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像前辈们一样为家庭和社区做出贡献。

最后一句"也傍桑阴学种瓜"揭示了孩子们的学习态度。他们在桑树的阴凉处,向前辈们学习种植瓜果的技巧和知识。这句话展现了家庭与传统知识的传承,以及年轻一代对于农耕工作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现了农村的生活场景和人们的努力。诗人通过描绘田园村庄的景象,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家庭传承的重要性。这首诗词传递出对于农村生活的理解和赞美,以及对于劳动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思考。

  • 《八月二十五日闻布新条》

    民命无魂鹿,烹庖几日休。纷纷浑未悟,炯炯为深忧。并和隣舂相,分渔步网收。聊为目前计,翁碗汲新篘。

  • 《春暮寄杜嘉兴昆弟》

    柳色千家与万家,轻风细雨落残花。数枝琼玉无由见,空掩柴扉度岁华。

  • 《赞北磵和尚》

    调古风高,神清气逸。闻一唯升素王之堂,见微笑入空王之室。恢恢绰绰兮以一而贯万,寂寂寥寥兮会万而归一。此岂非八十三,住龙床角边。南山之净慈,佛照之真子,北磵老贼者耶。

  •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 《八月旦日永定寺作》

    萧然一室坐清虚,又见西风到客居。老去身心便懒惰,人来情意任亲疏。从僧借地秋移菊,与佛分镫夜读书。幽事复为行计夺,去留端的合何如。

  •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