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在南山南,水阔云漫漫。
我在北山北,木落天地宽。
所思不可见,孤峰碧巑屼。
片云遥相望,脉脉一水间。
水流渺何许,抚松独盘桓。
人生有离合,把酒欲问天。
何以寄所思,取琴倚风弹。
一弹不成调,再弹谁与言。
抱琴耿无寐,月落空山寒。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有所思》是宋代诗人于石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在南山南,水阔云漫漫。
我在北山北,木落天地宽。
所思不可见,孤峰碧巑屼。
片云遥相望,脉脉一水间。
水流渺何许,抚松独盘桓。
人生有离合,把酒欲问天。
何以寄所思,取琴倚风弹。
一弹不成调,再弹谁与言。
抱琴耿无寐,月落空山寒。
诗意:
《有所思》表达了诗人于石在自然山水之间的思考和感慨。诗中描绘了两人分处南北两山,相隔遥远,水天辽阔。他们之间有一座孤峰,峰顶碧绿苍茫。远处的云朵和水波相对,仿佛有一条微弱的联系。水流缓慢,绕过松树,松树仿佛也有自己的思绪。诗人认为人生充满着离散和重逢,抱着酒杯,他想向天空提问。他选择用琴声去寄托自己的思绪,倚着风弹奏。然而,一次次的弹奏并不能奏出完美的乐调,他再度弹奏时,又有谁能明白他的心意呢?他抱着琴,长夜无法入眠,月亮落下,寂寞的山寒依然存在。
赏析:
《有所思》以简短的词句表达了深沉的哲理和内心的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人生的离合和思绪之间的联系相互映衬。南北两山的分隔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而孤峰的存在则彰显了思绪的独立和深远。云朵和水波相望,形成微妙的景象,暗示了人与人之间微弱但真实的纽带。诗人将自己的思绪寄托在琴声中,倚着风弹奏,但却无法找到完美的和谐与共鸣,表达了生活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无奈。诗的最后,抱琴耿耿寂寞,月亮下山,寒冷的山夜依然不变,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触动。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的内心情感,展示了于石深邃的思想和哲学触觉。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索和对生活的思考,引发读者对离合、孤独和追求完美的思考。
秋色无边际,酬之以醉颜。亭高俯城郭,木阙见江山。胜践园林古,好诗天地悭。范碑生羽翼,飞上画屏间。
宽著肚皮急叉手,镬汤里面翻筋斗。浑身糜烂转声香,那个禅和不开口。
吴山浮海青,蜀山粘雪白。两山相西东,渺渺万里隔。一官谁卑高,博士省中客。岁月成后先,去住作分拆。先生何时来,六经尚遗泽。衣钵肯付我,颇任弟子责。须髯襄阳翁,龙凤出窟宅。典刑耆旧内,卿月耀词伯。归路入西湖,官梅已堪摘。好将软红书,博此千顷窄。夷吾王郎孙,江左
公事妨开卷,遐征念索居。能来数月款,端为百忧纾。师友洛川上,人才元佑初。归来有新益,不惜几行书。
名振金闺步玉京,暂留沧海见高情。众花尽处松千尺,群鸟喧时鹤一声。朱阁簟凉疏雨过,碧溪船动早潮生。离心不异西江水,直送征帆万里行。湘南诗客海中行,鹏翅垂云不自矜。秋水静磨金镜土,夜风寒结玉壶冰。万重岭峤辞衡岳,千里山陂问竟陵。醉倚西楼人已远,柳溪无浪月澄澄。
各自媚春光,轻红映浅妆。日融花气暖,忘却是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