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何迁次,乾坤失巨人。
老生啼坏木,后学叹迷律。
四海人才谱,三朝礼乐臣。
并将文献去,谁与觉斯民。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尤尚书挽诗》是宋代文人项安世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文化衰落的忧虑和感叹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今岁何迁次,乾坤失巨人。
老生啼坏木,后学叹迷律。
四海人才谱,三朝礼乐臣。
并将文献去,谁与觉斯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时代变迁为主题,通过描绘巨人的消失、老生的啼鸣、后学对迷失的律法的叹息,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文化衰落的忧虑和失望。
首先,诗中提到了“乾坤失巨人”,暗指时代中杰出的人才逐渐凋零,失去了对社会的重要影响力。这种巨人的缺失使得社会变得虚弱和不稳定。
接着,诗中描述了“老生啼坏木”,老生是戏曲中的老角色扮演者,啼鸣则暗喻了老生对失去光辉岁月的悲伤和无奈。这种形象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衰落。
诗词的下一句“后学叹迷律”则表达了后来者对迷失了传统律法和规范的感叹。这可能指的是对礼乐制度的衰退和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忧虑。
接着,诗中提到“四海人才谱,三朝礼乐臣”,强调了人才和礼乐制度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士人才华的期望和对礼乐文化的向往。
最后一句“并将文献去,谁与觉斯民”表达了作者对于文献遗失和文化传承的担忧。文献的流失使得人们失去了对历史和传统的了解,也使得社会无法从中汲取智慧和教益。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时代变迁和文化衰落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社会困境和文化危机的忧虑之情。同时,它也提醒人们珍惜历史遗产和传统文化,以期望能够唤起社会的觉醒和改变。
竹树环斋馆,真宜听雨声。不堪终夜急,似欲阻人行。薄醉眠难熟,多思梦辄惊。漏床正当面,移枕屡纵横。
留滞招提未是归,卧闻秋雨响疏篱。何当粗息飘萍恨,却诵僧窗听雨诗。
今日定复热,月落色亦红。东方垂欲明,忽被林雾浓。已有牧牛儿,出没黯淡中。暗行三十里,兀兀视马鬃。天宇悉已白,始见真秋容。宿鹭起空际,鸣雀出林丛。何所最可喜,稻熟岁粗丰。人世强食弱,生生终不穷。干戈汹海宇,幸存兹老农。古来几魏徵,死为田舍翁。
叫得神胆力,挽回天地心。连朝被甘泽,既雨积重有。水满田高下,凉生秋浅深。老癃幸无死,一饱庆从今。
晚云碧。松巘飞泉翠滴。双鱼畔、疑是永和,曲水流觞旧风物。波光映山色。时见轻鸥出没。壶天邃,修竹翠阴,虚籁吟风更幽寂。登临兴何极。上烟际危亭,彩笔题石。山中猿鹤应相识。对远景舒啸,壮怀豪逸。刘郎何在玩石刻。感往事陈迹。还忆。少年日。帅旗鼓文场,轩冕京国。如今
上寿春朝观外庭,诏恩不许会公卿。即时二史书谦德,只使群官进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