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听归宗早晚钟,疲劳懒上紫霄峰。
墨池漫叠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
佛宇争推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东西寺,岩谷相连更几重。
〈此寺王逸少所置,云有墨池在焉。
〉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游庐山山阳七咏 归宗寺》是苏辙的作品,描述了游览庐山山阳地区时参观归宗寺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听归宗早晚钟,
疲劳懒上紫霄峰。
墨池漫叠溪中石,
白塔微分岭上松。
佛宇争推一山甲,
僧厨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东西寺,
岩谷相连更几重。
(此寺王逸少所置,
云有墨池在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游览庐山山阳地区时参观归宗寺的情景。他描述了一系列景观,通过这些景观来表达他对佛教寺庙的赞美和景色的赏析。
首先,他提到了“归宗早晚钟”,暗示他在清晨或傍晚时分来到归宗寺,准备倾听寺庙的钟声。这一景象表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兴趣和敬意。
接下来,他描述了紫霄峰,以及疲劳的他懒散地爬上峰顶。这表明他游览山阳地区已久,疲惫但心情愉悦。他用“紫霄峰”这个词来形容山峰的高耸,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苏辙描绘了墨池和白塔。墨池是指寺庙中的池塘,用墨汁涂抹池中的石头,使其看起来像是墨池中的石块。白塔则是指寺庙中的塔楼,微微隐约地分布在岭上的松树之间。这些景物的描绘增添了寺庙的神秘感和庄严感。
接下来,苏辙提到佛宇和僧厨,形容佛教寺庙的规模和氛围。他说佛宇争推一山甲,意味着寺庙的规模宏大,竞相崇敬。僧厨坐待十方供,表明僧人们在厨房等待着来自十方信众的供奉。这些描写展现了寺庙作为宗教场所的重要性和繁忙的活动。
最后,苏辙表示他想要游览山阳地区的其他寺庙,他说这些寺庙相互连接,层层叠叠。这表明山阳地区有许多寺庙,形成一个复杂的寺庙群落。他提到这些寺庙是“此寺王逸少所置”,暗示这些寺庙是王逸少(一位文人)所建立的。
总体上,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庐山山阳地区的景观和寺庙活动,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赞美和对庐山山景的赏析。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约的意象,展现了寺庙的庄严和山景的壮丽,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和悠远的感受。
风中柳絮水中萍。聚散两无情。斜阳路上短长亭。今朝第几程。何限事,可怜生。能消几度春。别时言语总伤心。何曾一字真。
鸣呼祸变稔前朝,都城千雉摧天骄。翠华北征沙漠遥,六宫万里从翚褕。我皇龙飞守宗祧,周宣汉武见今朝。问安视膳阻夙宵,位极万乘心何聊。大哉圣孝回天眷,万类革心非革面。天边驿骑急星电,传报{左马右鬼}舆涉淮甸。小臣喜极手欲抃,朝坤一夜欢声遍。遥想千官会星弁,拜舞称觞
进退两途皆曰宾,何烦坐上苦云云。低眉坐处当周物,掉臂行时莫顾人。齿发既衰非少日,林泉能老是长春。行於无事人知否,宠辱何由得到身。
我方开竹径,公肯屈篮舆。别去梦犹见,诗来锦不如。乾坤愁思里,风月醉眠馀。会卜溪桥畔,邻墙小结庐。
闻道东阳水乐亭,一经坡句万年声。我来石洞得飞瀑,谁赋新诗留美名。平地有雷鸣不断,半天无雨势如倾。欲知山水醉翁意,且请主人迟酒行。
笑谈终日任天真,和气春风自袭人。毕竟胸中无适莫,不妨一世总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