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

行歌翠微里,共下山前路。
千峰返照外,一鸟投岩去。
渡口晚无人,系舸芳洲树。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下山》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下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行歌翠微里,共下山前路。
千峰返照外,一鸟投岩去。
渡口晚无人,系舸芳洲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游龙门为背景,描绘了下山的景象。首句“行歌翠微里,共下山前路”,通过“翠微”一词,展现了山中的青翠景色,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欢愉心情。接着,诗人用“千峰返照外,一鸟投岩去”来描绘山外的景色,形容山峰在夕阳的映照下,美丽而壮观。其中,“一鸟投岩去”则暗示了离群独居的意象,与下山的主题相呼应。

最后两句“渡口晚无人,系舸芳洲树”,描绘了渡口的景象。作者用“晚无人”来强调渡口的寂静,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系舸芳洲树”则展现了渡口的美丽景色,船只停泊在芳洲树旁,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离群独居和宁静景色的描写,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暗示了作者对繁华世界的追求和对宁静自在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和思考的启示。

  • 《更漏子》

    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 《江湖伟观》

    吴山表里水为池,百有余年壮帝畿。天目旧将双凤下,海门新拱六龙飞。胥涛白雪生秋思,太乙红云驻夕晖。江上沙鸥湖上舫,柳丝风里两依依。

  • 《次坰寻春韵》

    攀翻聊复得晴景,抖擞貂裘季子尘。岂有好事来载酒,独怜幽鸟解唤人。二毛衰晚端不恨,五鼎突昔元未珍。乘把小红娱老眼,他时细说淮南春。

  • 《锡杖泉》

    昔有高人示化权,曾随杖锡涌甘泉。岩穿细孔成池沼,香积僧庖待涤蠲。

  • 《病退》

    病退身仍健,春回日渐长。神诃金鼎药,龙出玉函方。美睡三竿日,安禅半篆香。残年已如许,幸复起膏肓。

  • 《水调歌头》

    白鹤到时节,霜信满南州。金盘露重,银潢波浪载天流。岳渎千龄钟秀,赋出人间英气,清照洞庭秋。烈日严霜操,竹简万年留。苏属国,二千秩,若为酬。杜园阴密,未央前席动宸旒。入践紫薇郎省,擢赞绿槐公位,指日凤池游。千顷玉芝熟,准备饭青牛。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