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访山寺,春风能借温。
柳桥通一水,柏径隐重门。
泉窦来何处,梅花别有村。
从容寻后约,假榻卧云根。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游灵泉寺》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春日到访灵泉寺的情景,展现了寺庙美景和与自然融合的宁静氛围。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人日访山寺,春风能借温。
柳桥通一水,柏径隐重门。
泉窦来何处,梅花别有村。
从容寻后约,假榻卧云根。
这首诗词的意境深远而清雅,通过描绘春日访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舒适之感。诗人首先提到人们在人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来到山寺,感受到春风的温暖,这昭示着春天的到来,也暗示了人们心情的愉悦。接着,诗人以柳桥、柏径等细腻的描写手法,将读者带入寺庙的景象之中。柳桥横跨一条水流,连接着两岸,犹如通往寺庙的桥梁。柏树所形成的小径隐藏在寺门之后,仿佛是进入寺庙的秘境。
诗中的"泉窦"和"梅花"是诗人描绘寺庙景象的亮点。泉窦流淌而来,让人追思其源头的所在。梅花则似乎在这个山寺之外,另有一片属于它们的村落,给人以更广阔的联想空间。这些景物的存在使得整个山寺更加神秘而宁静。
诗的最后两句"从容寻后约,假榻卧云根"给人以静谧和平和的感受。诗人在寺庙中悠然自得地寻找着后来的约定,休憩在云根下的假榻上。这种自在和从容的姿态,也暗示了作者在这个寺庙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总的来说,《游灵泉寺》这首诗以寺庙的景色和自然之美为背景,通过温暖的春风、柳桥、柏径、泉窦和梅花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也启发了读者对于大自然和心灵的思考和领悟。
山郭恒悄悄,林月亦娟娟。景清神已澄,事简虑绝牵。秋塘遍衰草,晓露洗红莲。不见心所爱,兹赏岂为妍。
汾桂秋水阔,宛似到阊门。惆怅江湖思,惟将南客论。
常忆苏耽好羽仪,信安山观住多时。不知玉质双栖处,两个仙人是阿谁。谁带金轮髻里珠,何妨相逐去清都。旧山大有闲田地,五色香茆有子无。
满襟斜日澹如秋,烟竹湘花结暮愁。几树蝉清新抱叶,一湾鱼乐旧忘钩。蔬盘饱去山家饭,楚调吹来水园讴。此事不教千载识,苦谐时辈祗贻羞。
长恨年年月窟秋,无人共拍酒船浮。君家双桂开时节,我欲从君载酒游。
饭貓奉鱼肉,怜惜同寝处。饲犬杂糠籺,呵斥出庭户。犬行常低循,貓坐辄箕踞。爱憎了不同,拘肆固其所。虚堂夜搜搅,忽报犬得鼠。问貓尔何之,翻瓮窃醢脯。犬虽出位终爱主,貓兮素餐乌用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