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嵩有客欲无言,进退由来尽俟天。
好静未能忘水石,乐闲非为学神仙。
休嗟紫陌难为客,且喜清风不用钱。
枉尺直寻何必较。
此心都大不求全。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诗词:《有客吟》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伊嵩有客欲无言,
进退由来尽俟天。
好静未能忘水石,
乐闲非为学神仙。
休嗟紫陌难为客,
且喜清风不用钱。
枉尺直寻何必较,
此心都大不求全。
中文译文:
在伊嵩山上有一位客人,欲言又不知该说什么,
进退的机会一直由天意决定。
喜欢宁静的心情无法忘记水和石头的存在,
追求闲适并不是为了学习成为神仙。
不必悲叹紫陌难以安身为客,
反而应该高兴清风无需花费金钱。
直接寻找真理又何必较量,
这颗心不追求完美的满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邵雍对于人生的一种深刻思考和生活态度。诗中的“伊嵩”是指伊水和嵩山,象征了人世间的繁华与宁静。诗人感叹自己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所想,进退的命运完全取决于天意,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诗人对于宁静和闲适的追求并不是为了追求超凡脱俗,成为神仙,而是一种对内心平静和自由的向往。他提到“水石”,这是一种常见的意象,代表了恒久的存在和宁静的心境,诗人希望能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他感叹作为客人,无法在繁华的紫陌中找到自己的归宿,但同时他也发现了清风的美好,清风无需金钱的支配,给他带来了喜悦和安慰。
最后,诗人提出了一种对于追求真理的思考。他认为直接寻找真理并不需要与他人较量,这是一种内心的追求,不需要完美的满足。这种心境表达了诗人超越功利和名利,追求内心自由和宁静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内心自由的思考,表达了对于宁静和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追求真理的态度。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表达,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生活态度的思考。
艳艳春墀发花朵,寂寂春寒试灯火。人日何人清夜沈,玉茗堂前风月可。向昔登高平远间,满目沧浪无土山。就中有人郑君美,学富文清幽意闲。信美闲游动千里,如花揽结金陵子。但闻春草为春生,几见情人为情死。采葛成衣秋奈何,看朱成碧春又过。冉香亭下神姑酒,忽忽江皋离恨多。
僧句多枯槁,舟公锦绣堆。如何涉吾地,咄咄逼人来。
因花不作等閒来,屐印苔纹酒便回。明日窗前追昨梦,似逢姑射不逢梅。
洛州有前贾后张,可敌京兆三王。
金微未壮长,火老尚余烬,可怜茅舍翁,瞑目困藉躏。萧萧得一雨,天气颇清润,岂惟爽襟灵,亦足祛疾疢。浮生日月驶,老死才一瞬。圣贤邈不嗣,利欲以身徇。孰能痛澡雪,此道庶少进。闭门君但学,妙理天岂吝。
宁饮三斗尘,无逢权怀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