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幽居即事八首》

空山百族鸣禽,静听无非好音。
何止胜俗人语,便可罢无弦琴。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诗词:《幽居即事八首》
朝代:宋代
作者:赵蕃

幽静的居所中,山中百族的鸣禽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我静静地倾听着这美妙的音乐。这些动听的声音不仅仅胜过了世俗人的言语,甚至可以取代无弦的琴声。

【诗意解读】
这首诗通过描绘幽静的居所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声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空山中百族的鸣禽声充满了宁静和美好,对于作者而言,这些声音胜过了尘世间的嘈杂喧嚣,甚至可以弥补无弦琴的音乐。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声音的独特感受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空山百族鸣禽"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中各种鸟类的鸣叫声,这种声音在幽静的山谷中回荡,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作者通过"静听无非好音"表达了对这些山谷声音的喜爱与倾听的态度,这种音乐美妙动听,胜过了世俗人的言语。最后一句"便可罢无弦琴"更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音的珍视,认为这些声音已经足够,无需琴弦的伴奏。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音乐声为主题,展现了作者追求宁静、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

这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悠远的感觉。作者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描绘,传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山谷中鸟鸣声的美好与宁静,进而引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繁忙生活的反思。这首诗也鼓励人们在喧嚣的尘世中寻找宁静与和谐,通过倾听自然之音来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慰藉。

  • 《句》

    今日桐城王刺史,异时遗爱在吾州。

  • 《句》

    鸣琴拂榻此游衍,作诗何止夸厘牟。

  • 《席上走笔赠别李子先》

    醉魄吟魂李谪仙,风流未绝验家传。词源直欲倾三峡,饮量真疑漏百川。几寸烛花催饯席,数程柳絮扑归鞭。别愁衮衮无由说,吏部先寻瓮底眠。

  • 《再至长安》

    十年谪宦鬼方人,三遇鸿恩始到秦。今日九衢骑马望,却疑浑是刹那身。

  • 《和王少保遥伤周处士诗》

    冥漠尔游岱。凄凉余向秦。虽言异生死。同是不归人。昔余仕冠盖。值子避风尘。望乞求真隐。伺关待逸民。忽闻泉石友。芝桂不防身。怅然张仲蔚。悲哉郑子真。三山犹有鹤。五柳更应春。遂令从渭水。投吊往江滨。

  • 《谢松冈侄惠诗》

    韦布名犹盛,诗书不负人。每过临水宅,长想钓鱼身。思苦诗难和,岁寒交始真。乃翁怜病久,余病复兼贫。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