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逐谁曾为解骖,自治芜秽垦山南。
西畴会有两歧麦,东府底须三寸酣。
芋美尤于饥后觉,榄甜少待味回参。
采薇散发无穷乐,寄语痴人勿豢酣。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又即事二首》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放逐谁曾为解骖,
自治芜秽垦山南。
西畴会有两歧麦,
东府底须三寸酣。
芋美尤于饥后觉,
榄甜少待味回参。
采薇散发无穷乐,
寄语痴人勿豢酣。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我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刘克庄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诗中探讨了生活中的种种情境和感受,同时也寄托了一些深意和寓意。
赏析:
第一句“放逐谁曾为解骖”,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解放和追求自由的渴望。谓骖,指束缚。诗人暗示自己放下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独立。
第二句“自治芜秽垦山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他希望自然能够自行清理芜杂和污秽,使山南地区变得更加美丽和宜居。
第三句“西畴会有两歧麦”,描绘了西畴地区的景象,充满了丰收和喜悦之情。两歧麦,指农田中生长茂盛的庄稼,象征着富饶和丰收。
第四句“东府底须三寸酣”,描述了东府地区的生活情景。三寸酣,指百姓们过着安乐和满足的生活,象征着人们对于生活的享受和满足。
第五句“芋美尤于饥后觉”,表现了对于生活中困苦和贫困的感知和理解。诗人认为,在饥饿之后,人们对于美味食物的感受更加深刻和珍惜。
第六句“榄甜少待味回参”,抒发了对于滋味和品味的追求和期待。诗人希望品味榄果的人们能够即刻享受到甜美的滋味,而不必等待太久。
第七句“采薇散发无穷乐”,描绘了采薇的场景,蕴含了对于自然和生活的赞美和享受。采薇,指采摘薇草,象征着与自然亲近和享受自然之乐。
最后一句“寄语痴人勿豢酣”,是诗人对于痴迷于享乐和奢侈的人们的忠告和劝诫。他希望人们不要沉迷于物质享受,而是应该追求内心的纯粹和真实。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独立、自然和纯粹的追求。诗意深远,赏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和观念。
麦田下种稻田乾,秋尽江南亦未寒。水净风微船牵慢,莼花蕰草尽堪看。
蘋小蒲叶短,南湖春水生。子近湖边住,静境称高情。我为郡司马,散拙无所营。使君知性野,衙退任闲行。行携小榼出,逢花辄独倾。半酣到子舍,下马扣柴荆。何以引我步,绕篱竹万茎。何以醒我酒,吴音吟一声。须臾进野饭,饭稻茹芹英。白瓯青竹箸,俭洁无膻腥。欲去复裴回,夕鸦
问长江、几分秋色,三分浑在烟雨。何人折尽丝丝柳,此日送君南浦。帆且驻。试说著、羊裘钓雪今何许。鱼虾自舞。但一舸芦花,数声霜笛,鸥鹭自来去。年年事,流水朝朝暮暮。天涯长叹飘聚。衾寒不转钧天梦,楼外谁歌白紵。君莫诉。君试按、秦筝未必如钟吕。乡心最苦。算只有娟娟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老去居然懒出门,故乡零落暗消魂。岁寒道义唯松竹,伴我东溪沙水村。
新诗盈道路,清韵似敲金。调格江山峻,功夫日月深。蜀笺方入写,越客始消吟。后辈难知处,朝朝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