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寓目偶乘闲,◇服游人见往还。
明月正临双阙上,行歌遥听九衢间。
黄金络马追朱幰,红烛笼纱照玉颜。
与世渐疏嗟老矣,佳辰乐事岂相关。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又和》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凭高寓目偶乘闲,
我站在高处,偶尔眺望,心情闲适,
I stand high and leisurely gaze,
Feeling relaxed as I stand high and gaze,
服游人见往还。
看到穿着华丽的游人来来往往。
Seeing the elegant travelers come and go.
明月正临双阙上,
明亮的月光照耀在皇宫的双门上,
The bright moon shines upon the twin gates,
行歌遥听九衢间。
我行走唱歌,远远听到九条街巷的回声。
I walk and sing, hearing the echoes from the nine streets.
黄金络马追朱幰,
黄金缰绳牵着红色的马,追逐着朱红色的车,
Golden reins lead red horses, chasing crimson carriages,
红烛笼纱照玉颜。
红色的蜡烛透过纱帘照亮美人的容颜。
Red candles shine through gauzy curtains, illuminating the beauty's face.
与世渐疏嗟老矣,
我与世界渐行渐远,感叹自己已经老去,
Growing distant from the world, I lament my old age,
佳辰乐事岂相关。
美好的时光和快乐的事情与我无关。
Unrelated to the joys of a beautiful day.
这首诗词以描绘作者在高处眺望的场景为开端,通过描述明亮的月光、繁忙的街道和华丽的马车,展现了繁华都市的景象。然而,诗人在描绘这些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世界渐行渐远的感叹和对年华逝去的忧伤。整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秦声未觉朱弦润,楚梦先知菹叶凉。
颢气遍寰宇,风露逼衣裘。中秋昨夜,明月千里满西楼。人道当年今日,海上骑鲸仙客,乘兴下瀛州。雅志在扶世,来佐紫宸游。庙堂上,须早计,要嘉谋。牙床锦帐,三岁江北叹淹留。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厨百斛,与客醉瑶舟。待得蟠桃熟,相约访浮丘。
今夕知何夕,真成累十觞。炉薰飘月影,密炬煎花香。政懒还诗债,无从发酒狂。故人怜久客,舞袖要须长。
一篷春雪泛西湖,不觉和身入画图。千古暗香疏影在,谁云骨冷不容呼。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不惟恋主人,兼亦狎乌鸢。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桃花未落春水生,百川合流如镜平。江神约束蛟与鳄,东阁郎君将母行。一帆万里无荆越,非雾非烟锁双阙。只今手持天下柄,相公身是稷与卨。潭潭大府琳琅都,翻翻戟带缠金铺。朝回坐对彩衣舞,天上应有人间无。相门出相古来有,周公在前鲁公后。看君父子名一时,野人甘作扶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