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细或疑雨,岩深微见天。
暂来何可老,长往不难仙。
石髓层层落,松声树树传。
欲归重回首,明月傍船舷。
冯时行(?~一一六三),字当可,号缙云,壁山(今四川璧山)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江原县丞,知眉州丹稜县。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以政优召对,因反对和议,出知万州。十一年,又因不附秦桧免官,遂居缙云山中,授徒讲学。桧死,二十七年起知蓬州,二十九年,知黎州,三十一年,知彭州(《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二○、一四二、一七六、一八二、一九二)。擢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官。有《缙云集》四十三卷(《宋史·艺文志》),已散佚,明嘉靖中李玺刊爲《缙云先生文集》四卷,卷一至三爲诗。事见《缙云先生文集》附录宋蹇驹《古城冯侯庙碑》,《宋史翼》卷一○有传。 冯时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缙云文集》爲底本,校以清赵氏小山堂抄本(简称小山堂本,藏北京图书馆)。另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卷四。
诗词:《又和子应游万州岑公洞》
朝代:宋代
作者:冯时行
泉细或疑雨,岩深微见天。
这句诗描述了泉水细密如雨,山岩深邃,只能微微见到天空。
暂来何可老,长往不难仙。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暂时来到这里,怎么能够老去呢?长久驻留在这里也不难成为仙人。
石髓层层落,松声树树传。
这两句描绘了石壁上层层垂落的石髓,松树的声音在林间传递,回荡不绝。
欲归重回首,明月傍船舷。
这句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愿望,想要回归的时候再回头看一眼,明亮的月光倚靠在船舷上。
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作者对仙境般景色的向往和对归途的思念。泉水如雨,岩石深邃,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宏伟和壮美。作者运用细腻的描写技巧,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永恒美好的追求和对归宿的向往。石髓落下,松树的声音回荡,为诗中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宁静。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归途的期待,明亮的月光照亮归途,给人以希望和安慰。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交融,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而美丽的山水世界。诗意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仙境之美的向往,并表达了对归途的思念和希望。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启迪。
名山阅万古,明月来几时。顾游属中秋,万里云雾披。心间境亦静,月满山不移。况兹九曲溪,正漾清涟漪。呼舟星村来,十客琴觞随。此客俱不心,洒落同襟期。居然命钓艇,造席不复疑。陶兀入醉乡,伴我老不羁。临流振衣袂,飒飒刚风吹。银盘转岩阿,两川光渺瀰。崚嶒大王峰,嵌窦
大道幽深,如何消息,说破鬼神惊骇。挟藏宇宙,剖判玄元,真乐世间无赛。灵鹫峰前,宝珠拈出,明显玉般光彩。照乾坤、上下群生,知者寿同山海。最至极、翠霭轻分,琼花乱坠,空里结成雯盖。金身玉骨,月帔星冠,符合水晶天籁。清净门庭,圣贤风范,千古俨然常在。愿学人、达此
高阁连城十二栏,西风领客共跻攀。半帘烟雨长江外,千里湖山咫尺间。雁带秋声归别浦,莺分春色过巴山。当年蛱蝶知谁画,一梦庄周去不还。
儿为王,母为囚,旦舂暮舂无时休。天高地辱日月流,母苦不得从儿游。汉家谋臣张留侯,老人立致商山头。君王轻信羽翼愁,十年身后知安刘,髡钳之人何以留。
兰玉初攀桂,朱银降自天。堂中有一老,物外百三年。紫诰行充栋,霜毛尽满颠。仁人元自寿,端不羡臞仙。
积雨生残稻,苍苔入旧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