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生同室,长大相差池。
浮生朝露如,欢乐随忧悲。
南来几飞雁,北去归同时。
嗟君胡不知,恨此何可追。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又和三首·感鹡鸰原》是宋代袁说友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兄弟生在同一个房间,长大后却有巨大差异。
人生如同早晨的露水,欢乐和忧愁相伴。
南方的候鸟几度飞来,北方的候鸟同时归去。
唉,友人为何不知道,我对这一切的悔恨无法追寻。
诗意:
《又和三首·感鹡鸰原》这首诗描绘了兄弟之间的差异以及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兄弟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但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这种差异给作者带来了忧虑和痛苦。作者通过自然景物中的候鸟来象征人生的变迁和离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无奈和对逝去时光的懊悔。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疑问和不满。通过对兄弟之间差异的描写,诗人反思了人生的不公和无常。他将人生比喻为朝露,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同时也表达了对兄弟之间疏离感的思考。候鸟的形象象征着人生的变迁和离别,通过描绘候鸟的南飞北归,诗人抒发了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和追忆之情。最后,诗人对友人的无知和对过去的悔恨,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生活的无常和不公,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它通过景物的象征和对兄弟关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这首诗在情感上给人一种沉郁和感伤的印象,同时也反映了宋代人对命运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闭门睡过春,出门绿满城。八关池上柳,絮罢但藏莺。世故剧千蝟,今朝此闲行。草木随时好,客恨终难平。寺有石壁胜,诗无康乐声。扶鞍不得上,新月水中生。
挂画烧香书满前,丰标清出剡溪源。平坡肘腋眠牛垄,小屋规模放鹤园。外事任如黄叶寂,閒心暗与白云论。应须参到希夷处,自是三峰直下孙。
林阜玉参差,寒乌千万斯。直疑飞绕处,错认月明枝。
当时尝爱酒,此夕更登楼。月有十分好,人无一点愁。云山开宿雾,灯火近清秋。何事太孤绝,前身是楚囚。
吾家舍西多此梅,白玉花缀棠棣枝。冒寒糁糁已蕴玉,自开及谢酒屡持。羁栖临安三换岁,向来一醉知无期。君家此花富冰艳,举觞折赠如云披。欣然拱眎不暇揖,坐想故隐增依依。只今匏系未归去,俗鞅吏纲相驱驰。就公看花仍摘实,信美我语如观颐。只应两庵有归梦,梦到花下奚复疑。
白白餈筒美,青青米果新。衰迟重时节,薄少遍乡邻。梅市花成幄,兰亭草作茵。极知欢意尽,强起伴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