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今亡见嗣卿,颍川应聚异时星。
清风特为吾曹至,畏景宁忧日御停。
踏雪曾穿东郭履,移文今忤北山灵。
烹茶且酌南溪水,第欠金山第二{左氵右霝}。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又过陈叔易隐居相拉同游超化寺诗》是宋代李廌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文范今亡见嗣卿,颍川应聚异时星。
清风特为吾曹至,畏景宁忧日御停。
踏雪曾穿东郭履,移文今忤北山灵。
烹茶且酌南溪水,第欠金山第二{左氵右霝}。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们的一次隐居相聚的情景。诗人提到了陈叔易,他是一个贤能之人,但如今已经离世。颍川是他的故乡,如今有许多有才华的人聚集在那里,就像是一颗颗异时的星星。
清风吹拂着,特意为我们几人而至,景物安宁,日子也变得悠闲。诗人曾经踏着雪穿越东郭,现在却在北山之中写下这篇诗,仿佛移植了心灵。他们在南溪边烹茶,饮水思源,感叹自己还欠缺金山之才,只能排名第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隐居相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自身才华的思考。诗人对陈叔易的缅怀,展现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颍川聚集了许多有才华的人,他们彼此相知相惜,互相启迪,如同一颗颗异时的星星,闪耀着光芒。
清风吹拂,景物宁静,日子悠闲,给诗人和朋友们带来了片刻的宁谧和快乐。诗人通过描写自己踏雪穿越东郭的经历,以及此刻在北山写诗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变化和思绪的转移。南溪边的烹茶和饮水,是一种回归自然的体验,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思考,称自己还欠缺金山之才,只能排名第二。这种自谦之态度,展示了诗人的谦逊和对他人才华的敬重。整首诗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和对友谊、才华的珍视,给人以宁静和思考的空间。
忽而来兮,格神鸿休。忽而往兮,神不予留。神在天兮,福我寿我。千万春兮,高灵下堕。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 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终年常避喧,师事五千言。流水闲过院,春风与闭门。山茶邀上客,桂实落前轩。莫强教余起,微官不足论。
冷落江西香火缘,岭南人少问吾传。一行水陆余千里,两岁风花仅百篇。句眼竟谁知落处,古囊长是挂闲边。獿人常试斲泥手,客里相逢喜欲颠。
人情甘阿谀,我独倦请谒。尤於权门疏,万事亦已拙。平生江湖期,梦寐不可遏。青青西门槐,少解马上暍。
缥竹湘南美,吾师尚毁形。仍留负霜节,不变在林青。每入杨枝手,因谈贝叶经。谁期沃州讲,持此别东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