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柔强敌,和盟定一朝。
龙輴来瀚海,鹤驾返神霄,歌吹仍祠禹,羹墙若见尧。
稽山同峻极,从此百神朝。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有感三首》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和对英雄事迹的赞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有感三首》中文译文:
孝感柔强敌,和盟定一朝。
龙輴来瀚海,鹤驾返神霄。
歌吹仍祠禹,羹墙若见尧。
稽山同峻极,从此百神朝。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雄浑的语言和雄壮的气势描绘了一个国家的崛起和繁荣景象。诗词开篇就表现了国家的强大与坚韧,把握住了柔弱与刚强的平衡。"孝感柔强敌"表达了国家坚守孝道的品质,即使面对强敌也能保持柔韧的力量。
接下来,诗词描述了国家的统一和和平。"和盟定一朝"表明了各方势力和平协商达成共识,实现了国家的统一。"龙輴来瀚海,鹤驾返神霄"描绘了国家盛世的景象,象征着国家的权力和威严,以及国家的繁荣昌盛。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描绘了国家的礼乐文化和治理的美好景象。"歌吹仍祠禹,羹墙若见尧"表达了国家的礼乐文化仍在延续,祭祀禹王(传说中的古代帝王)的场面如同尧时的盛况,体现了国家的文化传承和治理的善政。
最后两句"稽山同峻极,从此百神朝"则表达了国家的威严和庄严,国家的权威在历史上得到了确认,各方势力皆向国家朝拜致敬。
总的来说,《有感三首》通过对国家崛起和繁荣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祝福和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展现了中国古代壮丽的历史景象和文化传统。这首诗词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崇高的爱国情怀,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池荷叶正圆,长历报时殚。旷野云蒸热,空庭雨始寒。蝇蚊犹得志,簟席若为安。浮世知谁是,劳歌共一欢。
危台枕城堞,今昔几人游。绕城碧水一带,茂苑与长渊。寂寂弹琴风外,苒苒采香径畔,横截古溪头。极目暮云合,宋玉正悲秋。岘山碑,帝子阁,庾公楼。当时风物,如今烟水只供愁。处处山明水秀,岁岁春花秋月,何必美南州。故国未归去,萍梗叹漂流。
钩楯跨通衢,喧闹当九市。金罍潋滟后,玉斝纷纶起。舞蝶傍应酣,啼莺闻亦醉。野客莫登临,相雠多失意。
城郭非清凉,山僧抱微疾。又况三伏时,当兹一禅室。炎飙正烁烁,溪水徒瑟瑟。唯咏冰雪辞,可以销夏日。
呼童扫蚁子,勿上法堂阶。渠出卖厅角,云参妙喜来。
头白禅师何处还,独开兰若树林间。鬼因巫祝传移社,神见天人请施山。猛虎听经金磬动,猕猴献蜜雪窗闲。新斋结誓如相许,愿与雷宗永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