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定林寺即荆公读书处四首》

蹈月敲门访病夫,问来还是雪堂苏。
不知把烛高谈许,曾举乌台诗帐无。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游定林寺即荆公读书处四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游览定林寺,寻找荆公读书处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蹈月敲门访病夫,
问来还是雪堂苏。
不知把烛高谈许,
曾举乌台诗帐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诗人游览定林寺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荆公读书处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首句“蹈月敲门访病夫”,意味着诗人像踏着月光一样,敲门拜访病中的夫君。这里的“病夫”可以理解为荆公,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内心的病痛。

第二句“问来还是雪堂苏”,表达了诗人对荆公读书处的期待和思念。这里的“雪堂苏”指的是荆公读书处的名字,也可以理解为荆公读书处的氛围清幽如雪,使人心灵得到滋养。

第三句“不知把烛高谈许”,表达了诗人对荆公读书处的景仰和敬仰之情。诗人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像荆公一样,高谈阔论,有所成就。

最后一句“曾举乌台诗帐无”,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无奈和遗憾。乌台诗帐是指古代文人在乌台上写作的场所,诗人表示自己曾经有过写作的愿望,但却没有实现。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游览定林寺,寻找荆公读书处的情景,表达了对荆公读书处的向往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无奈和遗憾。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文学追求的渴望,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四喜》

    一喜长年为寿域,二喜丰年为乐国。三喜清闲为福德,四喜安康为福力。

  • 《题鲍史君林园》

    水波一带隔秋城,不许尘埃接地生。浓露渐成红蓼色,野风添作小松声。客来喜自开楼锁,病去逢人语药名。闲意却多官意懒,帝人传说似渊明。

  • 《谒墓五首》

    庵里僧应行脚去,龛中佛也为眉嚬。炎炎昔有□□者,寂寂今无上冢人。

  • 《小儿》

    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我欲嗔小儿,老妻劝儿痴。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还坐愧此言,洗盏当我前。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

  • 《重送刘伯瑞二首》

    蓬蓬楼鼓趣征航,草草邮亭共别觞。对面已惊时节换,分襟难复话言长。君今去路云霄逼,我正落身糟麹傍。邂逅诗成傥垂寄,年年有雁到衡阳。

  • 《征西大将军京陵王公会射堂皇太子见命作此诗》

    南海既宾。爰戢干戈。桃林释驾。天马婆娑。象齿南金。来格皇家。绝音协徽。宇宙告和。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