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登袋寺寺茶笋甚佳独无杜鹃》

路绝犹人迹,山空惟水声。
如何芳树裹,不著杜鹃鸣。
笋市层层出,苗苗寸寸耕。
缁流太清朴,亭榭不标名。

作者介绍

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入太学,七年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迁临安府教授,不就。元兵陷浙,避乱他郡,兵定返鄞,以授徒、卖文自给。元成宗大德八年(一三○四),以荐爲信州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武宗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有《剡源文集》三十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自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 戴表元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九年刊《戴先生文集》爲底本。校以明刻六卷本《剡源先生文集》(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游登袋寺寺茶笋甚佳独无杜鹃》是宋代戴表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路绝犹人迹,
山空惟水声。
如何芳树裹,
不著杜鹃鸣。
笋市层层出,
苗苗寸寸耕。
缁流太清朴,
亭榭不标名。

诗意:
这首诗词以游览登袋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山水景象。诗中通过对山水、植物和人文环境的描绘,表现了作者欣赏自然之美、感受生活之趣的心境。通过对杜鹃鸣声的无处寻觅和茂密树林的环绕,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声音和美景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赞美。诗人以笔触凝练、形象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真实的山水环境中。诗中的“路绝犹人迹,山空惟水声”描绘了一片人迹罕至的寂静之境,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强调了自然景观的静谧和宁静。

诗中的“如何芳树裹,不著杜鹃鸣”表达了诗人对杜鹃鸟鸣的渴望,暗示了作者在这片山水环境中寻找杜鹃鸟的痕迹却无处可寻。这种略带遗憾的描写增添了诗词的情感色彩。

接下来的两句“笋市层层出,苗苗寸寸耕”则描绘了生活在田园之中的农民的勤劳与辛劳,展示了他们对土地的耕作与收获。这种对农耕生活的描写,展示了田园的宁静与生机,与前两句景物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缁流太清朴,亭榭不标名”则描绘了寺庙的清雅朴素和亭榭的不张扬。这种对寺庙和亭榭的描绘,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古朴、素雅之美的追求。整首诗词以描绘山水田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为主线,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比,展示了作者对美景的热爱与感悟。

  • 《送裕师骨》

    去年石上君携我,今日溪边我送君。世事尽从朝晚过,人情难必死生分。

  • 《汴京纪事二十首》

    圣君尝胆愤艰难,双跸无因日问安。汉节凋零胡地阔,北州何处是通汗。

  • 《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 《杂兴十首》

    不肯弹冠起,俄从折简招。虽然舐丹药,未免悔青苗。

  • 《寄旧山隐侣》

    旧山诸隐沦,身在苦无身。莫锁白云路,白云多误人。

  • 《江路见梅怀泉台留主管王提干》

    强号梅为自在春,淡妆贵不失天真。园林烂熳空多事,篱落伶俜倒出尘。无竹无松自风韵,得江得月更精神。清高惟雪可相配,次有冰台两玉人。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