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行天自汉家,十年京洛恨无涯。
儿童不识乡园事,竞说江南春后花。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这是一首宋代韩元吉的《又次韵子云春日绝句三首》。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月行天自汉家,
十年京洛恨无涯。
儿童不识乡园事,
竞说江南春后花。
诗意: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岁月无情的感慨。诗中涉及到了汉代以来的历史长河、京洛(指长安和洛阳)两地的遗憾,以及孩童对乡园景物的欠缺理解,纷纷讨论江南春天盛开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思念之情。第一句“日月行天自汉家”意味着日月的运行如同汉代以来便存在一样,强调了时间的长久流转。接着,“十年京洛恨无涯”表达了作者对在京洛度过的十年时光的遗憾和无尽的懊悔之情。此处的“京洛”指长安和洛阳,是两个历史上重要的都城,暗示了作者曾在这些地方经历了一段重要时光,但现在却无法回到过去。这种感伤的情绪在整首诗中贯穿始终。
第三句“儿童不识乡园事”描绘了孩童们对乡园景物的不了解和陌生感。这句话可能是在对比自己的经历和孩童们的无忧无虑,进一步凸显了诗中的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
最后一句“竞说江南春后花”以一种戏谑的口吻描述了孩童们对江南春天盛开的花朵的热烈讨论。这种描述可能是在暗示诗中的情感和思绪转换,从对过去的遗憾转向对现实美好事物的欣赏。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经历的感慨,通过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观察,展现了作者对岁月变迁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昔日丹阳行乐里。紫金浮玉临无地。宝阁化成弥勒世。龙宫对。时时更有天花坠。浩渺一天秋水至,鲸鲵鼓鬣连山沸。员峤岱舆更赑屃。无根蒂。莫教龙伯邦人戏。
省身要似晨通发,止杀先从暮拍蚊。老负明时无补报,惟将忠敬事心君。
厚于铁围山上铁,薄似双成仙体缬。蜀机凤雏动蹩躠,珊瑚枝枝撑著月。王恺家中藏难掘,颜回饥僝愁天雪。古松直笔雷不折,雪衣女啄蟠桃缺。珮入龙宫步迟迟,绣帘银殿何参差,即不知骊龙失珠知不知。
晓垂朱绶带,晚着白纶巾。出去为朝客,归来是野人。两餐聊过日,一榻足容身。此外皆闲事,时时访老陈。
淮甸西风送客归,江潭落木正飞飞。屋边鹳鹤鸣高垤,道上狐狸笑弊衣。濯足每嫌秋岸冷,摊书还趁夕光微。倦游季子真相似,独有贤妻肯下机。
十二龙城彻晓开,金徒银箭不相催。行随灯市家家月,看到花林树树梅。